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6年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市场的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一思想(     
A.是对改良计划经济的探讨B.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总体与苏联模式背道而驰D.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的实施(     
A.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B.延续了“左”倾错误的思想
C.加剧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经济困难D.推动了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3 . 探索失误
(1)表现:1958年,提出“_____、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________” 和________
(2)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出现_______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2022-10-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过程
(1)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后,中央文革小组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2)1967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
(4)1971年9月,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5)1972年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6)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7)1976年9月,______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被粉碎。
2022-10-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①召开:1956年。
②内容
③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提出关于正确处理_______的重要思想。
①时间:1957年春。
②意义: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2-10-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630日,陈云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情况向中共中央的汇报中说:“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合比例就是平衡的;平衡了,大体上也会是合比例的。”

——《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材料二   根据邓小平讲话的精神,由李先念主持,谷牧、胡乔木等参加形成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讨论稿写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大发展,所有工业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巩固工农联盟。”“世界上工业落后的国家赶上工业先进的国家,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我们也要这样做。每个部门,每个行业都要了解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订出赶超的规划和措施。”“对于引进的外国的先进技术,要培训必要的技术力量,迅速地把它掌握起来。要根据‘一用二批三改四创’的原则,在用中熟悉它,改造它,发展它,要反对一概照抄照搬,也要反对没有学会就乱改乱动。”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陈云关于制定“一五”计划的经济指导思想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共八大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邓小平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了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2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1961年已经精简职工800多万人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两年内再精简职工1000万人以上。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A.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B.缓解城市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C.维持当前的国民经济结构D.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8 . 史料一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史料二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史料运用]


(1)史料一表明“大跃进”的核心是什么?反映了“大跃进”的特点是什么?
(2)史料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有何特点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1年,浙江省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缩短工业战线,对工矿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在工业结构上,由“以钢为纲”、着重发展重工业,调整为以发展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这次工业调整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B.减轻市场的供给压力
C.支援农业并使之恢复和发展D.节约经费以发展科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60年代初,在“浙江省城镇人口回乡下乡安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对被精简人员回乡后的粮油供应问题在返乡途中及回乡后有关经费的开支、各类用品的调配、回乡后的工作安排等作了明确规定。这些工作(     
A.为有序调整经济提供了保障B.拖累了国民经济发展
C.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劳动力D.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