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3 道试题
1 . 《费正清论中国:中国新史》中指出:1958~1960年,中国“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但也表达了几百万人的热情。材料所述的是(     
A.“一五”计划B.土地改革
C.“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0年,广东农民人均食用油月消费1.5两。洲心公社对农业生产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创新,率先实行“超产奖励责任制”,被称为“洲心经验”,在全省推广,并上报中央。这种探索是为了(     
A.全面推行农业合作社B.打破人民公社化体制
C.解决农村的经济困难D.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一些苛政,使社会上掀起一个振兴实业的热潮大量实业团体涌现出来;随着民众参政热情的高涨,入学结社蔚然成风,各种政党和政治团体像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些,都和晚清时期不同。人们热烈期待着中国进入一个和平建设的新时期。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   19569月党在11年的时期内第一次召开它的代表大会时,大会是以洋溢的自我庆贺和自我批评为其特征的。对1949年的胜利和对195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的确有充分的理由来庆贺。……但是党的领导人也认识到,它仍有许多任务有待完成,而且新制度中还存在缺点:所以这次党代会的特征是对政权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坦率得惊人然而又极为自信的分析。

——摘自【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对“振兴实业的热潮”的推动作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未能“进入一个和平建设的新时期”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社会变革的角度,简析1956年党代会呈现“洋溢的自我庆贺”的缘由。结合所学,概述此次会议对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自信分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3至196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四年迅猛增长;196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工业、农业总产值都大幅超过1957年的水平。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是(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化D.国民经济调整
2024-03-31更新 | 147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宣布,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国家对于阶级斗争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阶级斗争不能满足国家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自耕地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自耕地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物质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物质生活不能满足国家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2-23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民歌是社会历史的真实反映,也是历史研究的有益资料。以下几类民歌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广泛流行,主要是由于(     
民歌一民歌二民歌三
干劲真是大,碰天天要破,跺地地要塌,海洋能驯服,大山能搬家,天塌社员补,地裂社员纳,党的好领导集体力量大。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太阳太阳我问你,敢不敢来比一比?我们出工老半天,你睡懒觉迟迟起,我们抹黑才回来,你早收工进地里,太阳太阳我问你,敢不敢来比一比?
A.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B.双百方针的全面落实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D.中共八大精神的贯彻
2024-02-05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7 . 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流行语,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心中尘封的记忆。下列属于1956-1966年流行语的是(     
A.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B.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
C.阶级斗争、两弹一星、乒乓外交D.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
8 .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一起,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C.社会主义建设艰苦探索的起航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传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2年,中共中央在出台的“农业十六条”中明确提出,农业生产实行“三包一奖制”(包产、包工、包成本),要求“责任到组、责任到人”,并逐渐出现了包产到户这一较受欢迎的生产责任制形式。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持
C.应对严峻的经济困难局面D.完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统计,196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82165万亩,总产量14750万吨;1963年播种面积181165万亩,总产量17000万吨;到了1965年播种面积为179441万亩,总产量19455万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调整政策逐步实施B.工业化建设的普及
C.土地所有制度出现变革D.人民公社化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