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7 道试题
1 .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问题,即《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奠定基础
②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主要任务
③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1956年年初,毛泽东陆续听取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0多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他整理出自己的调查研究结构,并对苏共二十大上:总结的苏联模式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终撰写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由此可知,《论十大关系》(     
A.未充分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B.揭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变化
C.指导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D.探索中国道路具有重要启示
3 . 毛泽东在1961年末讲到:“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历史证明:当时“做对了”的包括(        
①中共八大提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②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1958年开始实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0-07更新 | 399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958—1962年5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仅2.7%,1963—1965年间达到21.4%。1963—1965年的工业增长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B.三大改造的完成C.国民经济的调整D.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2023-09-16更新 | 212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造成灾难的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那种浪漫主义的想法,以为把人民巧妙的组织起来,便能增加生产力,精神比经济因素对生产更有效力。基于这种认识,中共当时(     
A.建立生产合作社B.发动“大跃进”运动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仅确定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观点……。从党的思想路线来看中共八大坚持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书臣、赵传海《中共八大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地位》

材料二   由于种种原因,“中共八大”正确路线中断了,只是到了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又重新确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由此逐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也充满了曲折和成就。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程岩《挑战与探索——“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八大召开的国内背景。这次会议宣布: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当时的主要任务,请说出这个主要任务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文中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指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在内容上的共同点?
2023-08-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探索与发展的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近代的屈辱,走向民族的复兴

(1)下列人民军队佩戴过的袖标出现的历史先后顺序是(     

   

A.1-2-3-4B.2-4-3-1C.2-3-1-4D.1-4-2-3
(2)请将下列歌曲与反映的时代匹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高潮《社会主义好》
巩固人民政权B.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祖国》。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D.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
(3)下列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的变革,请与历史事件匹配。

   

土地改革:______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______“大跃进”:______
(4)如图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发展,______属于阶段二的外交成果,______属于阶段三的外交成果(填写序号)。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参加万隆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
D中日建交
E参加日内瓦会议
F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结合所学,哪一历史事件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下图中,图2、图3、图4分别反应近代中国遭遇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6)上述图片反映出中国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结合上述所有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形象的理解。
2023-08-09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以下词汇最能全面反映该时代特点的是(     
A.人民公社、外交政策、农业合作化
B.“一大二公”、“大跃进”、“一五”计划
C.开国大典、公私合营、三大改造
D.中共八大、大炼钢铁、“八字方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0年12月13日,周恩来在中南海召集各位副总理和负责人开会,对“大跃进”以来经济工作进行总结。他说:“我们做错了事,看来有一半是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在座的各位都在内。许多事情是我们提倡的……许多错事中,人为的因素占三分之一以上。既然这样下去不行了,就应当主动改正。”为此,中共中央实行(     
A.八字方针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双百方针D.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
10 .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国营和集体为主,个体为补充”。1956年12月,毛泽东在同工商业者谈话时指出,上海地下厂“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表明当时(     
A.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反思“一五计划”中的问题
C.抛弃了过渡时期的普遍做法D.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2023-08-0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