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的主要历史事件。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沈阳飞机制造厂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
七千人大会
A.“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就
2024-04-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6年12月刘少奇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发言说:“有这么一点资本主义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1957年4月周恩来总理表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这表明当时我国(     
A.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B.追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D.开启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指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这次会议的召开(     
A.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成功探索
B.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完全解决
C.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024-04-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3至196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四年迅猛增长;196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工业、农业总产值都大幅超过1957年的水平。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是(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化D.国民经济调整
2024-03-31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九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9-1965年,中国工业企业在中央指导下广泛开展“比学赶帮”运动,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并逐渐确立了质量第一的发展思想。这一运动(     
A.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推动“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C.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D.表明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旨在(       
A.推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B.落实中共八大确立的主要任务
C.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推动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目标
7 . 某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把1956-1966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概括为“3338”四个数字,即“三面红旗”“三年困难”“三线建设”和“八字方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摆脱苏联模式束缚B.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确立D.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1962年增长55%,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1963——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的速度。这种发展有可能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9 . 1962年,中央批转了教育部对在“大跃进”中盲目上马的学校,采取有步骤的方式下马的建议。几年间,高等学校由原来的 845所减少到400所,学生数量减少了 12万人;中学以上各级学校共精减教职工34万人。此时对教育事业发展规模调整的目的是(     
A.扭转我国教育落后局面B.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C.全面贯彻“双百”方针D.提高中学以上学校的教学质量
10 .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一起,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C.社会主义建设艰苦探索的起航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传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