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强调,“没有调查研究是相当危险的”,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亲自奔赴地方调查,中央其他领导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当时毛泽东强调调查研究(     
A.意图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旨在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C.是基于调整经济政策的需要D.是为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2023高二下·广东·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3至196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四年迅猛增长;196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工业、农业总产值都大幅超过1957年的水平。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是(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化D.国民经济调整
2024-03-31更新 | 12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是1961一1963年中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基本情况表。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为(     
时间精简职工人数压缩城镇人口
1961年798万人1000万人
1962年935万人1200万人
1963年100万人300万人
A.经济政策的调整B.重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C.中苏关系的恶化D.一五计划改变了产业结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提出:“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加强机器制造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建设,注意生产力的合理分布,使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相结合”。这次会议(     
A.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B.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D.推动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2024-02-29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1963年后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了26.7%、20.1%和22.5%,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这缘于(     
A.中美关系的改善B.国民经济的调整C.三大改造的完成D.国企改革的推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1962年增长55%,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1963——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的速度。这种发展有可能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63年至1965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2.9%,超过“一五”期间的投资比例。非生产性投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14.6%上升到20.6%。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C.国内基本矛盾出现变化D.将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2024-01-19更新 | 25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石鼓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宣传画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下图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上面有“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口号。此画意在(     
A.鼓励农民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
B.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序推进
C.激发人民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
D.号召农民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
9 .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一起,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C.社会主义建设艰苦探索的起航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传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62年,中共中央在出台的“农业十六条”中明确提出,农业生产实行“三包一奖制”(包产、包工、包成本),要求“责任到组、责任到人”,并逐渐出现了包产到户这一较受欢迎的生产责任制形式。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持
C.应对严峻的经济困难局面D.完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