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1962年增长55%,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1963——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的速度。这种发展有可能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2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最可能创作于(       
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23-05-15更新 | 7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部分领导同志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这些认识(     
认识出处
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
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
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
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伟大成绩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我国工农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
A.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原因B.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理论
C.论证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D.反映了国人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渴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8年至1961年,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出现赤字,金额高达172亿元。1965年,国家财政收入473亿元;支出466亿元;收大于支7亿元;并且还清了外债;高价商品都已为平价;各种副食品和工业日用品供应充足。造成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国家战略的调整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国家工业化推进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6 . 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落实B.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的总结
C.全国大跃进运动的顺利开展D.“双百”方针的提出及贯彻
8 . 历史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恰如其分,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一五计划期间成就辉煌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9 .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下图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B.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C.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019-08-20更新 | 276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樟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通过直接面向群众、影响人心而及时地发挥社会作用,也是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1960年的宣传画,这反映当时
A.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吸需调整
C.人民公社体制促进农业高速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自农业农村始
2019-07-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8-2019学年新高考选科高一下学期摸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