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56年12月,毛泽东指出,“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国家投资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工厂。”这反映了(       
A.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B.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困难
C.“八字方针”深入实施D.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024-03-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共八大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解决。其依据是(       
A.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D.社会生产力持续高速发展
2024-03-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据此可知(       

年份

项目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亿吨

135亿吨

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64亿吨

535亿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100%

A.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阻碍工业化建设
C.“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4-03-22更新 | 172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1953—1980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情况。造成20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战略建设重点的调整B.国内投资环境的日益好转
C.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深厚D.美苏冷战使国际局势紧张
2024-03-21更新 | 24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部分高中协作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6年,陈云指出,现在从大城市到小集镇大部分都管得太死,他主张除粮食、布匹等重要物资和一些热销货继续统购外,其余可以自由选购。这一主张意在(       
A.反思三大改造的急躁冒进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强调经济建设要为民生服务
2024-03-21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1961一1963年中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基本情况表。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为(     
时间精简职工人数压缩城镇人口
1961年798万人1000万人
1962年935万人1200万人
1963年100万人300万人
A.经济政策的调整B.重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C.中苏关系的恶化D.一五计划改变了产业结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指出:“重工业方面,由于三年来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1961年应当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该决议(       
A.旨在推动重工业持续发展B.克服了人民公社的弊端
C.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D.巩固了已有的胜利成果
8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目标,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目标

选自

1954年9月

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1964年12月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周恩来选集》

1979年9月

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022年9月

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现代化目标”为主题,提出论题并进行简要评述。
2024-03-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手工业,集体所有制是主要的,个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和助手…过多过早地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于生产反而不利。”这一规定(     
A.清除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B.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10 . 1960年11月18日,李富春在全国第九次计划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讲综合平衡,要有全面观点,强调要贯彻执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必须全面安排,综合平衡,使计划指标符合实际需要的比例关系,符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一主张旨在(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B.总结“大跃进”的深刻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D.扭转国内经济困难的局面
2024-03-1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