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如图为198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增长示意图。影响该图曲线走势的主要时代因素是(     

A.城市化进程的发展B.政府对人口政策的调整
C.对外开放格局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2024-05-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0题 1956~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至今-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史,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本报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由于宣传工作需要,于今日公开登报招聘编辑、记者。以往宣传工作干部的调配,都由组织安排;这次进行公开招聘,是打破老框框、广泛探求和选拔人才的一次尝试。具体要求如下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招聘编辑、记者启事
上海电视台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招聘有志从事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编辑和记者30名。
一、凡具有较高的政治、政策水平和写作能力,有新闻、文艺专业知识和特长,并有编辑、采访、写作的实际经验,年龄在40岁以下,属市区常住户口并在市区工作的在职人员和属市区常住户口的非在职人员均可应聘。
二、自1127日起,至127日止,应聘人员须向上海市广播事业局招聘办公室寄
送自写的简明自传材料一份(限2000字,写明本人出生年月、学历、经历和专业特长等)。
三、经审核后,符合招聘要求的,发给报名通知单。在职人员报名时需持单位证明信。
报名后进行初试和复试。按择优原则,发出录取通知书。

——摘自1980年11月26日《解放日报》

(1)据材料,概括这场招聘活动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招聘活动的时代背景。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招聘活动的积极影响。
2024-05-14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50年到1976年,中国正式与受援国签订协议的援助款额为619亿人民币。约80%的金额都用来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朝鲜、罗马尼亚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对外援助在内容上主要由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援助、军事援助和现汇援助这四部分构成。新中国领导人将对外援助视为贯彻革命外交路线的手段。

——摘编自蒋华杰《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研究(1968—1918)》

材料二   198011月国务院指出对外援助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95年起中国以优惠贷款作为新型援外方式,主要投向受援国的经济基础设施领域。在促进受援国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21世纪以来,对外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援外志愿者等也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方式。援助领域已从经济基础设施领域扩展到社会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开发、工业、农业等多个不同领域,受援国分布更加广泛。

——摘编自刘方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对外援助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调整对外援助政策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意义。
2024-04-28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创新·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结合材料和所学,概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辟革命新道路的。

中国改革开放若干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4年

中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92年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08年

中国加入20国集团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势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2024-04-23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做好中国事情,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学校与展览馆合作,举办一个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就展。你作为学校派出的讲解员完成下列工作

第一部分:“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展区

图1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共一大后期会址)图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示意图

图3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撰写《论持久战》       图4 1949年开国大典
(1)以四幅图片为线索,向参观者介绍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第二部分:“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展区

材料一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二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根据材料一、二,给参观者介绍邓小平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

第三部分:“习近平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展区

图5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图6“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图7港珠澳大桥                            图8 2018年习近平在南海检阅海上编队
(3)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给参观者介绍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主要表现。
2024-04-15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现代化之路

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殖民经济影响下的国家,从理论上说是独立的,而且具有国际主权的一切外表,然而它的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政策,都是受外力支配的。“去殖民”仅存在于形式上。实际上,殖民时代渗透到非洲、拉美社会经济肌理中的西方工业、商业、金融垄断势力从未离开。非洲政治领袖恩克鲁玛将其定义为“新殖民主义”。时至今日,“新殖民主义”仍广泛存在于新兴民族国家。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新兴民族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推进的。
2024-04-11更新 | 250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江苏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8 . 如图为政府创作于1981年的宣传画《文明礼貌热情为顾客服务》。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A.企业活力的明显增强B.市场经济的意识得到强化
C.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D.企业的经营方式出现转变
2024-04-10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江苏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农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税为国家建设及经济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国农业税趋于统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税的税收收入在逐年上升,但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到2002年农业税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2.6%。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废除《条例》,至此农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确保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会反弹,我国又实施了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在教育费用上的过重负担,以及推行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及增加对农村的补贴等措施。

——摘编自叶青、袁昭颖《中国农业税的演变、终结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段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下降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及其对税制改革的启示。
2024-03-20更新 | 353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4 高频非选择题(27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据调查,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有几千个乡村坚持不分田到户,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土地、人力以及政治资源兴办乡镇企业而富裕起来,有名的如河南南街村,北京窦店村,江苏华西村等。这说明(     
A.整合资源是农村改革的关键B.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的多元化
C.城乡经济实现均衡协调发展D.乡村振兴战略进程逐渐深化
2024-03-15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