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共和国长子”挑起制造业大梁长春被誉为“车轮子上的城市”,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1953年6月,毛主席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年轻的共和国通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培育出一汽这个“共和国长子”。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3年奠基,1956年建成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卡车,命名为解放牌CA-10,结束了中国不能自行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用第一夯实着“第一汽车”的基业。从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到80年代初,解放牌汽车一直没有改头换面,销量持续下滑,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1986年2月14日,第一汽车厂召开转型换产万人誓师动员大会。1987年解放CA141 正式投产,一汽“不停产、不减产、垂直转型”成功,创造了中国汽车发展史的奇迹。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公司成立。2002年,与天津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与丰田正式签署合资合作协议。2006年一汽进行自主创新,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当年5月18日推出奔腾轿车。而今,一汽进一步打造民族汽车品牌,走出新时代汽车强国之路。


一汽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工业发展史,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对外援助70

有学者把中国对外援助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在不同时期,对外援助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1950197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中国向朝鲜提供援助。中国支援越南人

民的抗法战争,还向蒙古国、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古巴等提供援助。1956年起,与柬埔寨、尼泊尔、巴基斯坦、锡兰等国家签订提供援助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1956年,为支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中国开始向埃及提供援助。1964年,周恩来在访问亚非14国期间正式提出《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扩大对非洲国家的援助。19641970年,先后有10个非洲国家同中国新建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第二阶段(19792012年):重新明确对外援助作为“南南合作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帮助”的基本定位;宣布“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等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原则。援外项目的实施管理正式引入全过程合同管理和企业总承包责任制。放弃通过行政指令分配援外任务的做法,引入招投标竞争方式择优选定各类援外项目实施企业。20042009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9.4%2010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额约占前60年总和的30%

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中国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强调“要切实落实好正确的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这是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理念。中国的对外援助调整以往主要向低收入传统友好国家倾斜的习惯做法,新增援助资金主要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周边重点受援国。

——据俞子荣《不平凡的探索与成就——中国对外援助70年》


根据材料指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3-11-0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89年,国家领导人在谈话中,借用“井水不犯河水”的谚语来表明中国内地不会将香港“社会主义化”,同时香港也不能挑战内地的政治制度,后来又强调“井水不犯河水”包括“河水不犯井水”的完整含义。这些谈话(       
A.完整解释了“一国两制”的内涵B.有助于香港回归前的平稳过渡
C.明确了“两制”具有对等的地位D.扩大了香港具有的高度自治权
2023-11-05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伦敦长期以来被雾霾所笼罩,导致呼吸道疾病骤增。16世纪以来,木材市场的木炭价格几乎是煤炭的3倍,随着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压力,伦敦市民倾向于选择煤炭作为家庭燃料。1952年,面对伦敦烟雾事件,英国下令成立比佛委员会,负责调查成因。1956年,《清洁空气法》颁布,其中包括禁止排放黑烟,卫生部的努力和防治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对治污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比佛委员会《比佛报告》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大气污染问题同时凸显,尤其是京津冀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2013年,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均浓度全部超标。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按照该计划有关要求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2017年,环保部等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治理主要任务为: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重点,多措并举强化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区域污染排放负荷。

——摘编自环保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

某学者认为,工业化的不同是中英两国环境治理不同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工业化不同的具体原因,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5 . 1989年5月6日,200余名台胞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妈祖庙,实现了1949年以来两岸第一次民间直航;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期间,为湄洲妈祖庙题赠“神昭海表”之墨宝。这些史事(     
A.彰显了两岸血脉相连的文化纽带B.反映出“一国两制”得到普遍认同
C.说明民间交往促成国共关系缓和D.表明两岸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
2023-11-01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针对中日贸易不平衡现象,1985年中国要求日方扩大进口石油、煤炭,下调关税、扩大进口配额等。1986年,日本派遣以扩大中国对日出口为目标的访华团,提出设立“扩大贸易综合模范事业”的措施,从市场调查到工厂改造、举办展览会等与中国进行全面合作。此时期的中日贸易(     
A.消除了双方的政治分歧B.意在营造和平周边环境
C.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D.体现出互利共赢的原则
2023-11-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81年2月,台湾《时报周刊》举办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和平统一……为中国人共同的心声……中国在这一代生活于台湾的年轻人而言,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或名词,不管是地理环境的隔阂或生活模式的相异,都无法改变历史与血缘关系。”这(     
A.凸显了台湾同胞的民族国家意识B.表明“一国两制”成为两岸共识
C.说明谈判是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D.促使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2023-11-01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行政区是在1949年前后形成的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中央局的基础上,由临时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政府,经中共中央批准后建立的。毛泽东在194912月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就大行政区的设立作了说明,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设立这样一级的有力量的地方机构,才能把事情办好。应该统一的,必须统一,决不许可各自为政;但是统一和因地制宜必须互相结合。在人民的政权下,产生像过去那样的封建割据的历史条件已经消灭了,中央和地方的适当的分工将有利而无害

1954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指出,国家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国家计划经济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为了中央直接领导省市以便于更能切实地了解下面的情况,减少组织层次,增加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为了节约干部加强中央和供给厂矿企业的需要,并适当地加强省、市的领导,撤销大区一级的行政机构,是完全必要和适时地195410月大行政区完成历史使命,大区撤销的任务完成。

——摘编自王建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1949-195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大行政区设立和撤销的背景。

材料二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510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19583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5810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6599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行该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如何落实宪法的第31条规定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铁路建设成就

铁路名称修筑概况
成渝铁路19506月动工,19526月通车,从成都到重庆,是新中国建成的首条铁路
鹰厦铁路19552月动工,19581月运营,移山填海,从(江西)鹰潭到厦门
川黔铁路从成渝线上的小南海站至贵阳站,196510月通车
贵昆铁路从贵阳到昆明,19663月通车
京九铁路1993年动工,199511月铺通,从北京到香港,是我国首条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距离最长的交通大动脉
南疆铁路从库尔勒至喀什,19969月动工,19995月建成
大秦铁路从大同到秦皇岛,2007年年运量实现3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重载铁路
青藏铁路在青藏高原上蜿蜒1000多公里,攻克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三大难题,20067月通车
京沪高速铁路20084月动工,从北京到.上海,长达1300公里
京津城际铁路20088月通车,我国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

——据高志华《新中国铁路60年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选择材料中的事例(两个以上),以“新中国铁路交通”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10-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58年9月,武钢一号高炉的第一炉铁水开辟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新纪元,2019年10月,一号高炉光荣退役。在61年的生产建设中,武钢人以艰苦创业和拼搏创新精神,先后成就了它“光荣炉”“冠军炉”“长寿炉”的美称。2021年武钢一号高炉登上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武钢一号高炉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国家(       
A.注意借鉴苏联建设经验B.力图加快“一五”计划
C.一度重视重工业的发展D.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