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经济发展
(1)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2)粮食生产
①20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化生产、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制冷______技术、______产业等不断发展。
②1996年,《______》白皮书发布后,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3)经济总量: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______体制,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对外开放:倡议推动“______”国际合作,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______
(5)人民币国际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08-2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3-5现代中国的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从1999年实施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到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功显示出我国(     
A.已经独步世界航空业领域B.国际空间合作能力不断加强
C.自主创新和制造实力增强D.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3 .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实现了全澳包括教会学校及国际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升挂国旗全覆盖,成立学界升旗队;以及新设立家国情怀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等场所,丰富学生对国家、澳门历史的多元学习体验。澳门特区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  )
A.实现了与内地教育的高度融合B.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C.拓宽了中小学学生的国际视野D.强化了“澳人治澳”理念
2023-08-18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假期检测(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殖民势力东侵和中国传统社会架构内海洋性因素缓慢成长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开始缓慢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海疆观念包括注重海权意识、海防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政治意识和海洋国土意识等全方位、整体性的海疆观念。近代中国在由古代传统单一的海疆观念向近代全方位、整体性的海疆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充满着激烈的争论与斗争,逐渐形成了海陆并重、注重经济利益、维护海上权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建立近代海军等积极主动的海疆观念。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加速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变革。

——摘编自李德元《论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

材料二   近年来,海洋问题开始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安全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近几十年的时间内飞速发展,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不断增长,这就造成了我国经济结构越来越依靠海洋通道,同时也使得我国必须加强海外利益维护工作。除此之外,在我国具有管辖权的周边海域中,一些国家为了获取利益经常对我国海洋权益进行侵犯。这也迫使我国必须加强建设海洋强国,借此维护自身的合法海洋权益。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不断融入国际体系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利益的内部需求以及外界环境的压力也大大增加,我国必须加强海权建设工作。

——摘编自刘潇湘《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力与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海疆观念形成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力及意义。
2023-08-17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创新命题热点考前32天第19题加强海防建设,巩固海防安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中美双方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进行的战略对话。下表是中国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提出的相关建议,由此可知,中国(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012年)中美两国应“创新思维、相互信任、平等互谅、积极行动、厚植友谊”
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014年)中美两国应“增进互信、把握方向”“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平等互利,深化合作”“着眼民众,加深友谊”
A.发展安全先行的友好关系B.关注睦邻友好协作
C.重视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D.多边外交硕果累累
6 .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国将过去长期使用的“解放台湾”的表述改为“回到祖国怀抱”。这可以用于说明(     
A.国家统一政策有所调整B.“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了实践
C.美国放弃干涉台湾问题D.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况被打破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结束后的最初十几年,美国曾提出过国家安全战略、海上安全战略、东亚战略、亚太共同体、“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2007)等战略设想,其中不少涉及亚太海洋问题。2009年以来,奥巴马政府以“改变”为旗帜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重返亚太的东向战略部署。奥巴马第一任期的全球战略调整重点在于重返亚太,通过强调美国的太平洋身份,将美国的海洋战略核心放在太平洋地区。奥巴马第二任期的亚太海洋战略在注重太平洋地区的同时,朝着太平洋——印度洋两洋兼顾的方向转变,并在2015年第一次提出了印度洋——亚洲——太平洋概念,图谋从更加宽广的空间和海域范围来打压、围堵中国,从两洋地缘视角谋划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海洋战略布局。

——摘编自蔡鹏鸿《美国全球布局下的亚太海洋霸权》

材料二       2013年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路”建设倡议上升为国家意志。“一路”建设倡议在实践层面上,以沿线各国利益为主要关切,以破解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外经贸发展水平低下这一困局为落脚点,通过平等互惠的合作,让沿线各国共享本地区发展的红利。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助力沿线各国改善地区治理。

——摘鳊自张中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权益维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的根本区别。
2023-08-13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等3地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随着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我国外交事业得到全方位发展,到1989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37个。而到2010年,则达到171个。下列项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取得的成果的是(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③中苏两国外交得到恢复   ④“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
2023-08-08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7月)
9 . 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C.中国在两极格局下实现了科学技术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23-08-02更新 | 256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的美国作为文化产品出口大国,占据着40%的国际市场份额,控制着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市场年销售总额为170亿美元,占全球85%的份额。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由政府委托的机构和社团组织承担,这些非政府组织按照独立的章程和严格的法规开展工作。美国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投资和税收等方面调控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各种高科技为载体的文化产品,在创造全新生活理念的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文化需求。迪士尼公司在东京等地建立迪士尼主题公园,走的就是技术路线。美国从全球范围内获取资金,并网罗大批科技和文艺人才,移民的涌入推动了文化产业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及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总之,美国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摘编自李燕《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与案例研究》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至2019年的4436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3.69%,高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约4.5个百分点。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稳步提升,对外文化产品贸易重点领域成果显著。截至2021年,共有29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辐射和带动了更多文化企业及国产优秀作品进入海外主流市场,展示了中国国家形象。农村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形成了诸多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农村居民人均文娱支出从2014年的207元增至2020年的242元,有力地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摘编自顾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国文化产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2023-07-29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南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