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发展表明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治中的一个典型的历史过程:一个帝国敌视、压迫和威胁,一个通过革命获得新生的民族,以致后者不得不奋起捍卫自身的安全和革命成果,迫使前者尊重其力量。正如美国的一位中国问题专家所说的:“19694月之前,美国登月的人数比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的人要多。”196988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在尼克松的许可下,在澳大利亚宣布,美国将欢迎中国共产党在亚太事务上扮演重大角色。196995日,针对苏联在中苏边境部署重兵,尼克松批准发表一份措辞强硬地申明:中苏“这两个共产主义巨人之间意识形态的歧异,不关我们的事。但是我们不能不深为关切,这一争执的逐步升级将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摘编自徐维英《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材料二   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仍对朝鲜采取敌对政策,企图颠覆朝鲜政权。面对这种形势,朝鲜选择了铤而走险的“核威慑战略”,先后制造了两次朝鲜核危机。作为朝鲜半岛的邻国,中国政府积极在有关各方中开展穿梭外交,斡旋调停,最终推动和参与了三方会谈(美国主张多边会谈,而朝鲜则坚持双边会谈)、六方会谈等多边会议机制,使事态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充分地体现了“新安全观”的战略思想。这也反映了中国外交的新风格,表达了中国外交的新取向。作为中国外交的一次有益实践,朝核问题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务实性、建设性,展现了冷战后中国外交变化的新特点。

——摘编自曾莉《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特点——以中国参与处理朝核危机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的转变,并分析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参与处理朝核危机为视角,概括冷战后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表:“2000—2020年中美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世界比重(单位:%)”

指标

年份与变化量

2000

2010

2019

2000—2010年变化量

2000—2019年变化量

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

中国

3.1

25.2

58

22.1

54.9

美国

20.0

20.8

13.3

0.8

-0.67

中国/美国

15.5

121.2

436.1

此表说明(       
A.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B.专利制度助推中国产业跨越式发展
C.中国社会的创新氛围浓厚D.中美科技转化能力的差距不断缩小
2023-11-20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五)历史试题
3 . 边疆的有效治理是丝绸之路畅通古今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龟兹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贸易重镇。唐朝统一西域后,将安西都护府的府治从西州移设龟兹。龟兹作为西域军政中心地位的确立,对其内外商业贸易的发展营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为保障双方的交易顺利进行,安西都护府专门设置有负责突厥马匹交易的“突厥院”……“岁调山东丁男为戍卒,缯名为军资,有屯田以资糗粮,牧使以娩羊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却于强敌。”

——摘编自张安福、卞亚男《安西都护府与唐代龟兹商贸的发展》 

材料二   从9世纪末到13世纪,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东南沿海转移,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兴起,东西海上往来逐渐频繁起来;同时,中国西北地区各民族政权的分裂、对立,使丝路上的安全难以保障,这条陆上通道的重要性有所降低。由于蒙古的西征和对中亚、西亚广大地区的直接统治,东西驿路又畅通了,马可·波罗就是沿着陆路东来的,丝路又繁荣一时。明朝建立后,以郑和下西洋为标志的东西海上交通发达起来,虽然出嘉峪关去中亚的道路未断,但陆上丝路作为中西交通路线已远不如海路重要。

——摘编自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材料三   “一带一路”倡议既沿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又是对现代民族国家边界的突破,将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转化成为主动的倡议与战略,使得边疆成为重要的节点与中心,推进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边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应该看到,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面临边疆自身的许多变化,但是无疑这也是中国边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朱金春《“一带一路”与中国边疆的重塑》


(1)根据材料一,以龟兹为例分析唐代丝绸之路畅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西北边疆形势变化对丝绸之路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郑和下西洋在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一带一路”倡议“重塑”中国边疆的内涵。结合所学,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建国初的二三十年间,我国在国防科学技术领域的进展最为显著。1986年,国家批准“863计划”并拨款100亿以推动实施,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七个高技术领域作为研究重点,并实现高技术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缓和B.党和国家工作着重点转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D.科教兴国重大战略的提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规定在14年内,发明者对具有创新意义的发明产品,享有对所发明的技术和发明的产品的独占生产、制造、销售、转移等权利。1771年,英国衡平法院开始要求专利发明人提交发明的详细说明书。1852年、英国颁布《专利法修正法案》,并设立了英国专利局来专门处理专利事务,简化专利的申请程序,规范专利的审查机制,削减专利的申请费用,并开始整理用来传播专利信息的专利文献。1875年,英国外观设计注册局并入了专利局,承担商标注册职能。

——摘编自赵方捷《从英国专利保护制度的历史变迁看其对英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作用》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第一部专利法规《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对发明制造品给予5 年以内的专卖,对改良品也给予褒奖,章程还初步规范了专利申请程序、所附具的要件、审批程序等。1923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公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增加了对方法发明的保护。1928 年,《工艺品发明审查鉴定条例》规定“纯系理论不合实用者”、“劳费多而成效少无裨实用者”不得给予证书。1912-1944年,各届政府批准颁行的具有专利性质的法规有11部,但对近代经济的发展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摘编自郗万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专利制度变迁述论》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先后颁布过《保障发明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发明奖励条例》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私权属性突出的知识产权受到抵制。1984年《专利法》颁布并实施,之后《商标法》《著作权法》相继颁布,我国开始建立真正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1985年开始,我国相继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世界版权公约》等国际公约,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摘编自李志明《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发展中的文化冲突及解决方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国和中国专利制度发展的共同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国专利法规未能发挥应有效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产权制度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的意义。
2023-04-09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本科生毕业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而2019届本科生月收入最高的行业则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     
A.产业转型升级加快B.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C.企业创新能力增强D.基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23-05-21更新 | 39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自从1987年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以来。从第一代“大哥大”,到2008年的3G移动多媒体手机,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在移动通信标准方面,中国逐渐拥有自主研发的国际标准。这—变化
A.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B.彰显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C.展现了民营企业的活力D.有利于市场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2023-07-16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上第28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下图所示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统计情况。研究视角发生了由重点研究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史向“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等主题的转变,党的指导思想、执政能力、执政特点、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等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这些变化集中说明(     
A.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益引发关注
C.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的对外学术交流D.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引领经济全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西方主流媒体热议中国的形象,如崛起与霸权的政治形象、腾飞与泡沫的经济形象、灿烂和扩张的文化形象、稳定与动荡的社会形象、新潮与贫穷的国民形象。这是基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C.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D.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图所示为2010—2017年中国三类研类型的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的变化情况。我国的这一变化情况(     
   
A.增强了对外国科研人才的吸引力B.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
C.说明科技发展以尖端技术为重点D.体现出教育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2023-05-28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