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伦敦长期以来被雾霾所笼罩,导致呼吸道疾病骤增。16世纪以来,木材市场的木炭价格几乎是煤炭的3倍,随着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压力,伦敦市民倾向于选择煤炭作为家庭燃料。1952年,面对伦敦烟雾事件,英国下令成立比佛委员会,负责调查成因。1956年,《清洁空气法》颁布,其中包括禁止排放黑烟,卫生部的努力和防治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对治污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比佛委员会《比佛报告》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大气污染问题同时凸显,尤其是京津冀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2013年,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均浓度全部超标。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按照该计划有关要求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2017年,环保部等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治理主要任务为: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重点,多措并举强化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区域污染排放负荷。

——摘编自环保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

某学者认为,工业化的不同是中英两国环境治理不同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工业化不同的具体原因,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30年代初,知识界发起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形成一股强劲的现代化思潮,各种报刊、杂志纷纷刊载大量有关现代化问题的文章。

材料一中国农业,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在生产技术的落后,经营方式的退步,已在任何独立国家之后;不,就是其它的殖民地国家,也比较中国要近代化得多了,我们知道其它各国,已跟了工业技术的进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制造为化学肥料……别国已用了极大的电机设备作灌溉之用,中国还是利用着人力和畜力,天天向自然作汗血的挣扎。这一切农业生产的现状,正如以大刀抵抗飞机和坦壳(克)车一样,安得不落伍。

——吴觉民《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材料二机械要制造,日用品也得制造;电站要建立,人民住宅也得建立;森林要开采,游息的胜地也得修饰。现代化中国,一定不应当是为现代化而现代化,而是为了建设一个整个的社会而现代化。

——亦英《现代化的正路与歧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现代化大讨论”的历史背景。
(2)分别概括材料一、二关于现代化的观点,并予以评析。
3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羁縻府州制度的好处是控制了部族首领就等于控制了全部族,但是如果某些首领背叛或与唐廷发生矛盾,也就变成所属州府的整体行为。东突厥灭亡后,漠北崛兴了薛延陀势力,它试图取突厥而自立,并欲趁太宗东封之际向南用兵,这引起唐朝的警觉,于是唐将在西域设置的都护府体制转用到北部,设置了燕然、瀚海二都护府。都护府的职能是“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离”。

——摘编自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

材料二   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使西藏地区从政治、宗教、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心向中原的内驱力。明朝在西藏地区采取了对上层僧俗首领进行普遍封赐的政策,对元朝封任的官员继续承认,使西藏地区各地僧俗首领直接受命于朝廷。针对西藏地区教派林立的现状,明初改变了元朝只倚重萨迦派的做法,封授了一系列的法王、西天佛子、国师、禅师等,以法王为最高僧职,又分封了五个实力强大的政教领袖,使其抚治一方。

——摘编自马啸《明清与西藏政治互动策略之比较》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就多个范畴作出规定,包括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对外事务等,落实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摘编自迟福林《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19782012)》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朝设置燕然、瀚海二都护府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负责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藏地区在明朝时的正式名称。概括明朝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治理举措,并分析明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立法原则。简析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
2024·四川成都·一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不受中国政府管控的西方教会学校已遍布全国,学生被强制要求学神学、做礼拜,禁读进步书刊。1917年,蔡元培发表文章,强调教育应“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引发极大反响。1924年起,广东大量教会学校的学生开始通过罢课、离校等方式进行反抗,坚决反抗列强的文化控制,并自发建立“回收教育权运动委员会”,主张外国人在华所办学校必须经中国政府注册核准。19261927年初,湖南、湖北多地举行了“反文化侵略”“反基督教”群众性大会,运动很快风靡全国。

——据黄启兵《中国近代教育主权问题的流变》等

材料二   19511月,教育部要求各地深入开展反帝教育,同时允许不反动的传教士留在中国,并协同各地拟定全面接收外国学校的方案。到1951年底,全国所有教会大学都已由政府接办,其中大部分改为公立,部分改为政府补助、人民办理的私立学校,其行政、财政及财产所有权均由国人掌握。对于外侨子女学校,适当增添了中文、史地和政治常识等课程。之后,“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逐步成为国家明确规定的方针。

——据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等

材料三   加入WTO后,我国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维护教育主权作出明确要求,还陆续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政策法规文件。面对多元的文化安全的微妙形势,党和政府立是国家发展战略,主动革新教育理念与合作方式,寻求教育领域的多边合作。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话语的中国特色日益鲜明,教育实践的中国经验日益成熟。

——据祁占勇、杜越、陈鹏《百年来国家教育安全的发展演变与基本特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收回教育主权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20世纪二十年代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维护教育主权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维护教育主权和安全应坚持的原则。
2023-12-28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独立之初,美国军事与经济实力十分弱小。保护主权与领土完整、捍卫共和政体以及确保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是新生美国的基本安全目标。南北战争结束后,伴随统一大市场的建立,美国国力快速强大。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彻底放弃孤立主义,追随欧洲列强,加入全球角力和殖民扩张的行列。二战后,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空前强大。美国认定本国的主要威胁来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表现为意识形态竞争、军备竞赛与局部武装冲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找寻新的敌人、遏制新的竞争对手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意义日益凸显。“9.11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观产生重大影响,安全威胁来源转变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所谓“流氓国家",美国的安全观由冷战结束后相对透明、自信和开放走向极端,更富有进攻性。进入21世纪,美国更加重视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跨国犯罪及信息安全等其他安全问题。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了美国越来越多的警觉,美国安全战略不断聚焦中国。

——摘编自江涌、吕贤《中美国家安全观差异透视》

材料二

时间

安全观

主要内容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以军事和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观根据国家安全实际需求,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石,务实地制定并调整国家对外政策;镇压反动势力,防止“和平演变”,致力于清除威胁国家安全的隐患:积极备战参战,加强军队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力量支撑。
20世纪70年代末至党的十八大前从传统安全观向非传统安全观的转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维护国家最重要的积极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渐显现,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关注点:提出超越传统安全观的新理念指导国家安全实践。
党的十八大后至今新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国家大战略:强调国家安全工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把人民安全“置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核心和首要地位:统筹兼顾国家安全各方面问题,努力构建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重大风险;坚持维护与塑造国家安全相结合,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根据和晓强《建国以来“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特征分析》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不同时期影响新中国“国家安全观”形成的国际因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2023-06-19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社会围绕之旋转的太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1939年2月,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困难”的口号,号召各根据地开展生产活动。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入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经过艰苦劳动将其改造为“陕北的好江南”。1949年,毛泽东在新政协会议开幕词中向全世界豪迈地宣告:“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20世纪60年代,一批志在治沙的林业人进驻地处高寒、极端少雨、沙化严重的塞罕坝,经过近5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2010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指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摘编自《劳动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劳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深刻涵义。
2023-07-10更新 | 2252次组卷 | 1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河南、山西、云南、新疆、西藏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是在已经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自由放任”指引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先是圈地运动,使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率先在农业上实现了商品化生产,农业的先行发展使人口得以持续增长。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充足而又康价的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加上广大世界市场的开辟,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蒸汽机的发明,正式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技术革新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英国以纺织业为先导部门,采矿业和冶金业与其并行发展,带动了其他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化逐渐扩散到各工业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业中。通过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工业的不断升级。对英国人来说,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几乎是浑然一体。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时,轻工业阶段向重工业阶段阶梯化渐进,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为工业萌芽提供有利的条件。英国还重视完善、改进立法与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深化保驾护航。

——摘编自张丽娜《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经济成为社会事业的核心任务,工业化道路始终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资本,整合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乱象,通过“一化三改”,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随着“一五”计划的展开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们党逐渐认识到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应该按比例协调发展。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百业待兴的局面,我国工业化道路探索主要是借鉴苏联经验,但随着中苏关系破裂,我们也看到苏联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提出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不断创新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把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创新相结合,例如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兴国、科教兴国以及创新型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工业发展中,既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GDP的高速增长。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主张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中国人民利益的。

——摘编自孙民《中国共产党开创工业化道路百年历程、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工业化相比,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英工业化建设对中国当代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2023-05-28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木材短缺在17世纪达到了引发民族危机的程度。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多层次广泛市场网络及市场需求下,纺织品的需求最为抢眼,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围绕纺织工具、纺织动力的技术革新。在使用过程中,相比木材,煤炭能量密度更高,运输和使用更为便捷,除了取暖更适合工业场合应用,能源使用成本更低,让机器替代劳动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性。1688年的光荣革命加强了对产权的保护,使得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下降,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使得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成本大大降低。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扩大了生产车间的规模,增加了机器设备和工人数量。被煤气灯点亮的夜间街道使英国人的夜生活变得丰富,消费主义和新型工业化开始渗透到英国人的生活之中。拥有丰富煤炭资源而具备能源优势的英国不仅壮大了其经济实力、催生了科技革命,还直接转化成了军事优势和地缘政治优势,大大提升了英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摘编自孙李平《从英国工业革命中探寻金融推动能源变革的规律》

材料二   2012年以来,中国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4.4%,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建立完备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建成规模最大、安全可靠、全球领先的电网,供电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互联网+”智慧能源、储能、区块链、综合能源服务等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在蓬勃兴起。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进一步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初步建立电力、油气网络环节科学定价制度。协同推进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能源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覆盖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服务的能源治理机制基本形成。修订实施《节约能源法》,建立完善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制度。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保障水平。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国际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庞博《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英国能源变革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理念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英能源变革的启示。
2023-05-14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0—2014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与美国及世界的比较


   

——摘编自[]关志雄《从GDP规模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欧美等老牌的发达国家。中国新兴经济已经在全球领先,欧美等老牌发达国家已经深陷泥潭。中国的政治体制曾不断受到西方国家的质疑,事实证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更为完善,甚至可能比美国的制度更具可持续性。根据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尽管美国经济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中国利用国有企业来提高其国内外影响力的能力,确保了这个新兴大国有望在2029年超过美国的经济总量。

——摘编自[]伊恩·布雷默《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2)根据材料二,简析促成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2023-04-20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大珩,中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首台航天相机,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1942年,王大珩受聘于伯明翰昌司玻璃公司,专攻光学玻璃的研究。1948年5月,王大珩受祖国召唤返回大陆。1952年,王大珩担任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馆长。1958年,长春光机所凭借研制高精光学仪器的“八大件、一个汤”(电子显微镜、高温显微镜等8种有代表性的精密光学仪器和一系列新品种光学玻璃)而闻名全国科技界。1986年3月,王大珩参与起草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该建议经修改完善后,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最终形成了至今都在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1985年,王大珩创办了以光学为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亲自制定专业课程,讲授基础课,为全校学生一一解答问题。他曾写道:“我已经95岁了,仍希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鞠躬尽瘁。”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王大珩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摘编自齐芳《王大珩:赤子丹心中华之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家王大珩为新中国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家王大珩的优秀品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