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古代世界的大多数帝国在观念上往往强调中央集权,在实践中则尽可能地实行地方分权,让地方保持基本自治,自主决定司法、公民权等事务,甚至允许某些城市一定时期内扩张自己的领土。只有在发生麻烦时,国王或总督才会出面干预。这一做法(     
A.造成地方分裂势力恶性膨胀B.扩大了文明的区域
C.适应了当时帝国治理的需要D.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2 . 如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人类历史上的古文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的材料。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是(     
建筑艺术以王宫和神庙为核心的公共建筑
时间观念与宗教节日和国王登基等密切相关
宗教信仰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国王是神的化身
来世观念以厚葬和追求死后复生为特征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希腊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2023-07-17更新 | 3978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随着埃及考古的进展,古埃及的早期历史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温静、黄庆娇两位埃及学学者,走遍埃及,探访古迹,并整理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撰写了《尼罗河畔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一书。下列文明成果中,该书会重点涉及的是(       
A.哲学和戏剧成就突出城邦政治B.《摩诃婆罗多》种姓制度
C.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象形文字D.《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1000年的-份纸草文献上写道:男奴隶西姆,从善良的织布匠哈甫家逃走了……西姆身高5英尺2英寸,红脸,茶色眼珠……如果谁能把他带回哈甫的店铺来,赏一个金币。技艺高超的织布匠哈甫总是应诸君的要求织出最好的布匹来。对此最为合理的推断是(       
A.古埃及具有商业契约精神B.古巴比伦以黄金为流通货币
C.古希腊手工业发展水平高D.罗马帝国奴隶制正走向崩溃
2023-07-16更新 | 101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这说明(     
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和长期性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唯一标志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2023-07-13更新 | 675次组卷 | 7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洪泽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后汉书·西域传》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指中南半岛海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材料中的“大秦”是指(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曾普遍存在于南亚次大陆,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制度(     
A.源于印度特殊的自然环境B.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C.有利于缓和印度阶级矛盾D.推动了佛教的产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对雅典法律有如下记录:“如果一个人怕一个无罪的奴隶把他所做的非常坏且不光彩的行为传出去而把他杀了,那么此人必须受到审讯,就像他杀了一个公民。”这一规定反映了雅典(     
A.国家治理的人道色彩B.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C.界限模糊的身份认同D.步入衰落的奴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A.不同种姓的职业存在世袭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D.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2023-06-30更新 | 406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