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1 道试题
1 . 随着埃及考古的进展,古埃及的早期历史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温静、黄庆娇两位埃及学学者,走遍埃及,探访古迹,并整理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撰写了《尼罗河畔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一书。下列文明成果中,该书会重点涉及的是(       
A.哲学和戏剧成就突出城邦政治B.《摩诃婆罗多》种姓制度
C.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象形文字D.《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
2 . 下图是出土于阿富汗的饰板。饰板图案描绘的是,头戴花冠的希腊自然女神西布莉,而在她身旁,希腊胜利女神尼姬手执长棍和缰绳,背后生出双翼。而两位女神所乘坐巨轮高栏的狮子战车,又是波斯的样式。再加上六层阶梯砌成的祭台,明显具有叙利亚和伊朗地区的元素。这体现了(       
   
A.多元文化的交融B.波斯帝国的兴盛
C.丝绸之路的畅通D.希腊疆域的扩大
2023-07-16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1000年的-份纸草文献上写道:男奴隶西姆,从善良的织布匠哈甫家逃走了……西姆身高5英尺2英寸,红脸,茶色眼珠……如果谁能把他带回哈甫的店铺来,赏一个金币。技艺高超的织布匠哈甫总是应诸君的要求织出最好的布匹来。对此最为合理的推断是(       
A.古埃及具有商业契约精神B.古巴比伦以黄金为流通货币
C.古希腊手工业发展水平高D.罗马帝国奴隶制正走向崩溃
2023-07-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论语》

材料二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城邦以正义 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有哪些?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5 . 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这说明(     
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和长期性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唯一标志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2023-07-13更新 | 695次组卷 | 72卷引用: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对雅典法律有如下记录:“如果一个人怕一个无罪的奴隶把他所做的非常坏且不光彩的行为传出去而把他杀了,那么此人必须受到审讯,就像他杀了一个公民。”这一规定反映了雅典(     
A.国家治理的人道色彩B.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C.界限模糊的身份认同D.步入衰落的奴隶制度
7 . 随着城邦对外关系日益复杂化,雅典司令官的职权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可以统率陆、海军,与外国谈判交涉,控制雅典城的岁入与支出,而且可以突破法律限制,年复一年地重选连任。凭借这一职务,伯里克利事实上统治雅典达30年之久。据此可知,当时的雅典(     
A.政治实践背离民主初衷B.制度变革巩固了民主制度
C.男性公民垄断政治权力D.寡头政体进一步发生动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A.不同种姓的职业存在世袭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D.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2023-06-30更新 | 437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9 .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但一般不直接经商,往往由奴隶或奴释民(奴隶获得释放后成为公民)代为经营。经商发财后的奴释民也多购买土地,甚至不再经商。西塞罗说:“没有什么比农业更好……更适合自由人的。”这说明,在罗马共和国(     
①贵族因无利可图而不愿经商   ②占有和买卖土地是公民的权利
③奴隶经商致富可获得公民权   ④社会的重农轻商观念比较浓厚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06-30更新 | 4305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伊犁州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B.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D.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不同
2023-06-25更新 | 280次组卷 | 14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