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致力于全国交通网的建设。得益于国家统一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形成了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这一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战争的大肆掠夺,使罗马国库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后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019-09-2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19年9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始皇时代,中央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建立全国的交通道路网。凭借统一国家强大的组织力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很快建立起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这一体系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战争的大肆掠夺,使罗马国库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乃及社会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交通事业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间的关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前350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前451年)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前202年~公元184年)罗马强盛时期(前201年~公元192年)
公元前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年~280年)西晋统一(280~316年)罗马“三世纪危机”(235年~284年)罗马帝国中兴(284年~336年)
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东晋南迁(317年~420年)北方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公元5~6世纪南北朝对峙(420年~589年)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白寿彝《中国通史》

围绕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8-06-01更新 | 4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探索历史的奥秘】

人类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19世纪后期达尔文提出他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大猩猩和黑猩猩关系密切的猿类,以前很可能栖居于非洲。由于这两个物种现今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所以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生活于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似乎就更加可能了。

——达尔文《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

材料二大部分人类学家都肯定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他们的依据有三:一是只有在非洲大陆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进化各个阶段的化石;二是非洲地域辽阔,地形多变,对猿类进化在外部条件方面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分子生物学最近的研究给达尔文的推论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摘编自李春元等主编《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及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提出的重要理论。

(2)据材料二,归纳人类学家从哪些学科的视角肯定达尔文的推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重要古人类化石。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推论的影响。

5 .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同其他古代社会修建的道路一样,也刺激了经济的一体化:尽管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但是之后,这些路桥却成为内部商业交流的通衢。

公路连接了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一条长 4800 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一直延伸到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以深入撒哈拉沙漠。在东部地中海地区, 罗马人也新建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

——摘编自《新全球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秦朝驰道和罗马帝国大道的共同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与罗马帝国交通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 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 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延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材料四:2006年,我国做出大运河申遗的决定。经过 8 个省市和 13 个部委的协调准备,2014 年 6 月 22 日,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申遗相关负责人姜师立表示“这次大运河申遗,其沿线人口占全国的 15%,沿线城市创造的 GDP 占了 25%……大运河是活态的文化遗产。”

——澎湃新闻 2017 年 7 月 12 日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有利条件及申遗成功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2018-10-1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在孔子看来,实现仁道政治的基础和关键是要靠那些具有仁德思想和才干的人才,教育就是培养从政人才,以道治国安邦。孔子所提倡的“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对于当时的世袭制度,具有一定的批判作用。
苏格拉底对当时的暴力统治深感不满,他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也是政治,教人也是从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从政人才。 他认为人们应当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和左右”,应敬畏有专门知识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人,是非问题上,只能“站在专家一边”。苏格拉底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用于教育,培养懂得怎样统治的专门人才。苏格拉底的理论又是后来柏拉图的哲学治国论的思想渊源。

——摘编自王金娟《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帝国时代秦汉帝国(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朝实行郡县制秦朝统一文字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秦汉时期丝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等领先世界汉朝出现农书《氾胜之书》
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年)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王和将军集中
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法律体系日趋完备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业》
海外贸易发达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胡孝文等主编《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等


从上表中提取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18-01-29更新 | 599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1月内部特供卷历史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监察官在行使监察权力时,一般说来不仅不受同级乃至上级行政长官的干预,也可以不受上一级监察长官的左右。隋唐时期,其独立性更加明显,一般御史在执行监察任务时,不仅不受任何官员的约束,甚至连御史台长官也无权过问,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且可以闻风奏事。清代还规定“御史言事,不先自台长”。

——摘编自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古罗马监察官制度从公元前443年到公元前22年一共持续了421年。一般认为监察官制度在苏拉独裁期间被废除,因为在这近十年间没有作过人口普查。尽管后来在庞培和克拉苏任执政官期间,监察官制度又被恢复了,但其权力受到保民官克劳狄制定的一项法律的限制。该法律规定,监察官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才能把某位元老驱逐出元老院,同时两位监察官必须就此处罚达成一致意见。庞培第三次担任执政官期间废除了该法律,但监察官的权力和影响再也无法恢复。随后的内战期间没有再选举监察官,公元前22年以后,罗马不再设监察官。

——摘编自李阳华《古罗马监察官制度及其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相比,古代罗马监察官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正义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所提倡的正义观,无论是对当时或对于当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国家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柏拉图对正义这一政治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客观上促生了政治哲学,并促使它不断向前发展。他是西方最早对国家、政治等问题进行系统探索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除了启迪后世思想家思考正义的问题、思考国家善治的问题外,还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正义的处方”,让人们从他的正义观里汲取思想的养分,引导我们思考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政体形式、生活方式,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过一种良善的生活。

——摘编自拾克方,林建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价值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的“正义”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柏拉图正义观产生的背景和实现国家正义的途径

(2)据材料二,分析柏拉图正义观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BCl792~1750年)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充整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等都要处以死刑。民法部分对价格、报酬、商业交易、婚姻关系和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法典以“同态复仇”为原则,罪犯受到的惩罚应该与他给被害人所造成的伤害一样,不过在施行这一准则的时候也顾及到社会等级不同,譬如一个自由民伤害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或骨头就必须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头作为惩罚。但是,倘使一个自由民伤害的是一个奴隶的眼睛或骨头,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汉谟拉比通过法典建立起一套公共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辽阔的巴比伦帝国之内的统一有所贡献。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谟拉比法典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