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阅读图1、2、3


材料二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的演讲

材料三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史料研习方法分析下列材料: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①,即实行责任内阁制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③

材料四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同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材料一中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当时中书省的职责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时期,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其常设机构是什么?
(4)材料三中属于原始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写序号)
(5)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构建的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还包含哪些内容?
2024-03-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戳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四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等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称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
(4)材料三、四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
2024-04-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地区性大帝国的崛起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以下疆域图代表的帝国是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
C.孔雀帝国D.罗马帝国
2022-03-13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莘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观察《世界古代区域文明示意图》,写出与下列内容提示相关的字母标号。

(1)古代中华文明最早培育水稻的区域位于________
(2)如图展示了两个不同地区的文明成就。

图1所示成果属________地区;图2所示成果属________地区。
(3)种姓制度盛行于________地区;
(4)伊斯兰教诞生于________地区。
2021-08-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1出土的甲骨文


图2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图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022-04-23更新 | 952次组卷 | 62卷引用: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堂练习
6 .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万国法》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图拉真广场(如图1),主体建筑于公元112年落成,而图拉真纪功柱(如图2)则是于次年落成的,其上面的整个浮雕就是一部形象的战争史,是世界上最长的战史立体画卷。图拉真广场还有一系列丰富市民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设施,彰显了以公民为主体地位的人文精神。

——据《百科全书古罗马的建筑》整理


(1)充分运用材料一的信息,尝试运用“非但要从历史背景,也要从历史过程中寻找原因”的方法,分析《万国法》为什么能“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所示建筑物反映的历史场景和设计意图。根据图1并联系所学知识,列举图拉真广场中“丰富市民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设施”,并概括图拉真广场在布局上的特点。
2022-03-1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亚历山大帝国对外扩张形势图


《马可•波罗游记》


丝绸之路


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2020-08-01更新 | 396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是一个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一步,……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

——川教版历史教科书《世界古代史内容标准解读》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朱寰《世界中古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分别诞生于怎样的自然环境中。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并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灭亡的?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怎样的历史启示?
9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图一古希腊主神宙斯像

图二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雕塑

图三苏格拉底之死

材料二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利,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提出的伦理主张。
(3)观察图三,苏格拉底临死之前,还在与学者们探讨人与灵魂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苏格拉底坚定地面向死亡,支撑他的是什么精神?
(4)联系“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精神的贡献。
2020-11-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铅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统招班)
10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电视台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追随摄制组的足迹,共同见证人类的早期文明。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图四古希腊人在公民大会会场开会的情况
(1)图一是哪一大河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图二石柱上雕刻的是哪一部法典?并指出这部法典的地位。
(2)图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佛教的创始人在当时属于哪一等级?
(3)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所示都是什么政治制度下的产物?
(4)图四中的场景出现在古希腊哪个重要城邦?该城邦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021-03-16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