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文明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4千纪下半叶,频繁的贸易活动使大量资源流入两河流域南部,周边村落的劳动者和手工业工匠迅速向城市聚集,原有的管理体系不断扩大,产生了更细致的职责分工和更显著的权力分层,并发展出主要用于管理经济事务的原始楔文。这可以用于说明(     
A.经济活动的地域特色B.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C.区域文明的形成过程D.政治生态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2 . 下表所示是古代亚欧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挑战时采取的措施。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在人类发展面临共同挑战时

古代美洲人的解决策略

古代亚欧文明的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群落的生存和生产问题培育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驯化羊驼培育大小麦、水稻和粟,饲养羊、猪、狗
如何解决记事、统计、传递信息、时间管理多神崇拜,祭祀神灵,创造文字、太阳历,发明了20进制祭拜太阳、天,创造文字,发明了历法,创造数字和进位制
如何治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集权,划分政区,建立税收、道路系统,迁移人口实行君主专制,建立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政治制度、道路系统、税收系统
A.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B.早期各个区域文明同时产生
C.美洲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D.文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原始农业产生之前,采集食物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的恩赐。就算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时候,狩猎采集的族群也会限制自身的人口,防止超出领地所能承受的人口的极限。据此判断,推动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险恶B.人口增长的压力C.领地范围的狭小D.劳动效率的低下
2024-01-31更新 | 647次组卷 | 8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某校研究小组对古代区域文明特征的分类。他们可据此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区域自然地理特点文明特征
两河流域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
气候温暖。

培育了发达的农业;
建立了地区性统一政权;
形成了专制王权;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培育了发达的农业;
列国林立;
祭司阶层凌駕于世俗玉权之上。
爱琴海沿岸地区多山少平原;
靠海多港湾;
地中海气候
建立了繁荣的工商业;
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
出现了直接民主制;
神话(祭祀)体系多元一体。
A.亚非两洲的文明起源早于欧洲B.经济形态决定国家疆域的规模
C.人类文明一体化特征不断显现D.早期文明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业在西亚地区的最早起源大概不晚于8000年,在公元前6000年成为该地区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公元前5000 前后,东亚和中美洲地区的农业也得以传播开来。下列有关世界农业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文明由西亚地区传播到世界各地B.农业起源是三个地区不断交流的结果
C.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有三大起源地D.人类从食物生产者转变为食物采集者
2023-11-08更新 | 1199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学情反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学家分别在伊拉克北部耶莫地区、秘鲁、墨西哥、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河姆渡等地发现大量农作物遗迹,比如大麦、小麦、扁豆、粟类粮食、菜豆、玉米、马铃薯、南瓜、辣椒等,时间都在公元前1万年到6000年的期间内。这说明(     
A.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多元特点B.世界文明发展具有规律性
C.中国文明的起源具有独特性D.当时人类普遍进入国家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5000年文明启示录》中指出,一些人高高在上,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供给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随着这些人数量渐增,技艺日精,一个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社会由此形成。材料表明(     
A.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联系B.社会分工推动了文明起源
C.武力扩张促进文明的发展D.帝国统治扩大文明的范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农业可以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获得更多产品,从而使生活资料在当时条件下逐渐增加。有了产品剩余,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生产活动,并占有财富,从而产生国家政权。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国家诞生的根源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农业与手工业分离
C.私有制的出现D.阶级间对立的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学者在扎格罗斯山区的扎维·克米——沙尼达尔遗址(位于今伊拉克境内)的最上层(距今10000~9000年前),发现了绵羊和野山羊幼畜的骨骼。他们还在同期周边遗存的随葬品中发现了用羚羊趾骨制成的项链和骨饰——这种现象在其他大型动物身上极为罕见。由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当时的西亚(     
A.原始畜牧业逐步萌发B.原始宗教影响价值观
C.私有制和国家已出现D.交易活动以羊为中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绘制于公元前1500年,绘有水道、壕沟、城墙、房屋、公园等不同区域和活动场所,这反映的是(     
A.城市发展以农业为基础B.早期城市设施基本齐全
C.两河流域最早出现城市D.城市设置出于军事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