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文明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学界关于啤酒的起源众说纷纭。考古学家在研究 5000年前北高加索管状金银器文物后发现,该器物尖头上的钻孔有大麦淀粉颗粒物残渣,这为研究当地居民较早使用管状器饮用大麦酿制的啤酒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说明(     
A.考古发现有助于探知历史真相B.考古发现决定了历史研究水平
C.考古发现相较科学研究更真实D.考古发现应与文字记载相印证
2 . 农业在西亚地区的最早起源大概不晚于8000年,在公元前6000年成为该地区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公元前5000 前后,东亚和中美洲地区的农业也得以传播开来。下列有关世界农业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文明由西亚地区传播到世界各地B.农业起源是三个地区不断交流的结果
C.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有三大起源地D.人类从食物生产者转变为食物采集者
2023-11-08更新 | 1199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指出,对财产的强烈欲望不仅使人类克服了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阻碍,也使人类在获取更多财产的过程中构建起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摩尔极意在说明(     
A.人类文明发展障碍重重B.财富追求推动文明发展
C.财产分配影响社会建构D.社会分工推动生产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农业可以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获得更多产品,从而使生活资料在当时条件下逐渐增加。有了产品剩余,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生产活动,并占有财富,从而产生国家政权。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国家诞生的根源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农业与手工业分离
C.私有制的出现D.阶级间对立的加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铁农具出现之前,中欧和西欧等地茂密的森林几乎难以逾越,这些区域农业出现较晚;由于粟和高粱在雨林不能很好生长,非洲农业也长期局限在大草原。这表明(       
A.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B.文明交流有助于农业产生
C.各区域农业发展类型各异D.自然环境阻断了农业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古埃及人发明了图画式象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的古巴伦出现了楔形文字;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出现了甲骨文,与此同时,西亚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文字。这些可用来证明,人类文明(     
A.呈现出多元化特点B.因社会的不同分工而产生
C.在交融中逐渐趋同D.起源于国家和文字的成熟
2023-02-09更新 | 784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田家炳中学、蓝田工业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古史记载,黄帝族战胜了居于中部地区的炎帝族进入中原;炎帝族与黄帝族联合,战胜了南方的九黎族,结果北方部族与南方部族融合。周人战胜殷商,分封殷人,形成了周朝。由此可知(     
A.国家是多民族融合而形成的B.不同部族在国家扩大过程中逐渐灭绝
C.早期国家形成主要依靠战争D.早期国家通过控制部族间接控制地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半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的早期遗存,考古学家在此发现房基40多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个、陶窑6座、墓葬200多座、生产生活用品1万多件,以及粟类作物的种子和炭化了的菜籽等。这表明,当时
A.干栏式民居有所发展B.父权制家庭地位上升
C.农业聚落已初步形成D.早期国家的雏形出现
9 . “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九千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美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
①呈现多元特征                                               ②起源时间完全一致
③基本独立发展                                               ④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06更新 | 480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