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约公元前2500年的巴勒莫石碑最早记录了古埃及同外部的贸易,涉及从黎凡特(东地中海地区)进口最有价值的雪松木,而且这种贸易已经持续了五百年,考古人员也发掘出埃及商人献给毕布罗斯(位于地中海东岸)神灵的石器、猿俑、游戏板等。这可以印证(     
A.海洋文明冲击农耕文化B.地中海文明的多元一体
C.商贸活动促进文明交流D.埃及商人逐渐主导市场
今日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宗教活动是雅典城邦的重要社会活动,雅典妇女们在宗教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雅典大多数神庙的主祭祀都是女性;在雅典最著名的泛雅典娜节,需要女性为雅典娜编制奉献法衣。这说明,古代雅典(     
A.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B.宗教活动是公民主要的参政途径
C.宗教活动缓和了雅典的阶级矛盾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2024高三下·河北·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开始出现在印度西北部并逐渐向南扩张,到公元前6世纪初,雅利安人完全征服了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他们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文化,从游牧走向农耕,并逐渐由原始部族向奴隶社会过渡。据此可知,雅利安人的征服(       
A.造成了古印度文明的中断B.加剧了农牧文明的冲突
C.促使印度卷入希腊化时代D.发展了古印度早期文明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来自巴勒斯坦地区的瘟疫之神拉舍弗以及来自两河流域的“疾病恶魔”,在埃及也有一定范围的传播;《出埃及记》所记载的埃及国王将希伯来人驱逐出埃及的真实原因,很有可能也是当时“迦南病”(据传来自希伯来人)在埃及的流行。这可以用来研究(       
A.古代文明的多元化特征B.埃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C.古埃及文化的强大影响D.古埃及的极端神权统治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史诗《吉尔伽美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身高十一尺有余,足长三尺,腿长七尺,髯发浓密。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现了这般形象。这种文本和实物的一致性可用来(     
A.说明史诗的描写有据可依B.证实吉尔伽美什确有其人
C.理解古代西亚审美观念D.还原苏美尔人的体型样貌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历史试题(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许倬云说:“希腊古代城邦是希腊的中原,希腊化时代是地中海的西方;罗马帝国时代是欧洲的中原,中古以后的欧洲是欧洲的西方;近古是大西洋的西方;近代是世界的西方。”该言论旨在强调(     
A.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滥觞B.希腊地位类似中国的中原
C.全球化进程中希腊影响缩小D.古代时期各地不存在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古代雅典官员在任职前需要回答主审官员提出的较为固定的问题,如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因为在雅典法律中,虐待父母、不履行兵役的案件如果罪名成立,当事人会遭到“剥夺公民权”的惩罚。上述内容意在强调,雅典城邦(     
A.注重为官者品德修养B.以道德阻碍公民参与政治
C.确保了民主政治运作D.维护了雅典居民政治权利
2024-05-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考前提分演练(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古印度时期被称为“瓦尔纳”制度。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从中亚、西亚经由印度西北部的山口,陆续向印度河中游一代涌入,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白种人为维护自身的高贵地位,加大对征服者的控制,对各种姓的权利进行严格的划分。从法律地位上来看,婆罗门的法律地位最高;在债券债务方面,各种姓在借贷利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婚姻家庭方面严格限制不同种族进行通婚。古印度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推行宗教典籍,不仅能够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也巩固了种姓制度的地位。

——摘编自吴颖铭《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在罗马帝国废墟的基础上,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的产物。在征服罗马帝国过程中,日耳曼人社会产生了两极分化。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到11世纪时,学者扎克·得·维特里就欧洲社会的等级做了形象的说明:僧侣是人的眼睛,因为他们能看到并给人们指示安全的道路;贵族是手臂,负责捍卫社会实施正义、保卫王国;平民是人体的下部,负责负担人体的上部分并为之服务。这种等级的划分不仅是由各等级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的,而且也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大分工的产物。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给它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认为整个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级体系进行安排的,人中间因才智差异而形成等级,杰出者治人,愚昧者治于人。总之,“等级是以社会划分为阶级作为前提的,等级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 西欧中世纪的等级制是封建主集团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的结果。

——摘编自朱伟奇《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印度种姓制度与中世纪西欧等级制度共同的优缺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葬礼演说是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制度。演说赞颂的对象,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城邦公民集体;但到公元前4世纪末的演说中,将军成为主要的赞颂对象,公民集体只是作为陪衬出现。这一变化说明(     
A.直接民主制度走向瓦解B.政治制度渗透人文主义
C.僭主政治取代民主政治D.雅典民主面临严峻挑战
2024-05-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梭伦改革时明确规定,凡外国人具有行业专长、欲携眷永久定居雅典的,可获得公民权利;凡父亲未传授其子一技之长的,儿子对父亲无奉养义务。梭伦此举旨在(     
A.扩大雅典的公民权B.依据财产来划分等级
C.促进工商业的发展D.逐步取消债务奴隶制
2024-05-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