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在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土的一件5000年前的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画了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和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一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和狮子等内容。由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     
A.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B.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城市国家
C.已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D.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2023-08-21更新 | 252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修昔底德曾批评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说: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是在参加一个讨论国事的会议。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积极参与政事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演说家掌握判决权D.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2023-08-14更新 | 1281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古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到赫拉克勒斯通过艰苦的奋斗取得十二项丰功伟绩;奥德修斯通过木马计最终帮助希腊联军取得特洛伊战争的胜利;普罗米修斯运用计谋欺骗宙斯为人类盗取火种。上述古希腊神话故事(     
A.突出民众对神灵信仰B.侧重对战争的崇拜
C.主张人神合二为D.赞颂了人类的智慧
2024-01-03更新 | 8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谟拉比法典》第112条规定:“倘自由民于旅途中将银、金、宝石或其所有的(其他动)产,交付另一自由民,托其运送,而此自由民没有将受托之物交至所托之地,而占有之,则托物之主应检举其不交托之物之罪,此自由民应按全部交彼之物之五倍以为偿。”此规定(       )

A.意在保护贵族阶级利益B.有利于社会良序的建立
C.保障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法律刑罚的严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古印度文明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漠……他的塔、石柱、石窟和文学艺术的内容,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     
A.印度文化始终缺乏成熟的文字系统B.古代印度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模式
C.古代印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D.印度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先哲曾质疑:人们在天性上热衷于实现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率先考量公众的利益。绝大多数人不具有美德,他们追求的是有用性而不是善。

启蒙思想家主张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等学说,高扬了人权的旗帜;新教伦理主张众生平等的“平权主义”,认同个人自由与判断权利;而市场经济、工业文明又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于是现代民主应运而生。

西式民主在对抗和取代独裁专制上,具有历史进步性;在实现形式上,却存在极大的历史局限;在路径选择上,更是存在极大的历史空间。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宣布,本国的民主是普惠民众的唯一选项,更无权干涉他国探索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

——摘编自徐青民《西式民主的局限性》

材料二   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特定环境下罕有之个案,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值得研究总结之遗产。此次实验虽有其重要意义,如普及了民主观念,实践了民主操作,但最后的结局并不成功。

——摘编自汪朝光《辛亥革命开启共和时代:民主政治实验需实力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式民主制度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结局并不成功”的原因。
7 .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吉尔伽美什》穿插大量神话故事,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史诗
②《荷马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③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④《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对后世国家有借鉴意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不同地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下列文学作品与产生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吉尔伽美什》——古代埃及B.《荷马史诗》——古代罗马
C.《罗摩衍那》——古代印度D.《源氏物语》——古代朝鲜
2023-07-19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9 . 建筑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坟墓,起源于马斯塔巴墓,最初只有一层。为了体现君主集立行政、司法权于一身的权威,后来层层叠加,逐层向上缩小,形成了阶梯状金字塔,开创真正金字塔建筑之路。金字塔凝聚了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他们在天文学和几何学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古埃及人对太阳神拉高度崇拜,他们认为巍峨高耸的金字塔每天可以接收来自太阳的第一束光芒,因此规模浩大的金字塔也是对太阳神崇拜的产物。

——摘编自王海利《埃及通史》

材料二   1248年,科隆大主教决定重建科隆大教堂。这一工程规模浩大,为此画出的羊皮图纸,叠在一起就有四公尺高。1517年,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科隆大教堂建设资金中断,工程就此停工。300年后,在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的鼎力赞助下,科隆大教堂得以按照原来的设计图复工。1880年,高达157.3米的大教堂终于完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中世纪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完美呈现。

——摘编自陈文捷《凡世的荣光——璀璨的中世纪建筑》

材料三   20世纪前期,进步和反传统的建筑风格受到赞美;20世纪后期,保守和反“反传统”的建筑风格却成为美德。1987年,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对英国战后建筑和建筑师进行尖锐批评,他认为英国建筑师对伦敦造成的破坏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轰炸机造成的破坏还严重,如圣保罗大教堂的辉煌殿宇已经被拥挤的摩天大楼所包围,他呼吁修建更多将英国的建筑传统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物。

——摘编自吴焕加《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埃及金字塔得以修建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隆大教堂重建过程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建筑“传统与现代之争”的认识。
2023-07-18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希腊学者和科学家纷纷来到埃及、巴比伦和波斯等地,认真学习和研究东方文化,如柏拉图、希罗多德、阿基米德等人,他们吸取了东方丰富的文化营养,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这可用于说明(     
A.古希腊文明源于东方文化B.文明交流促进了人类进步
C.古希腊是世界文化的重心D.东方文化使希腊社会转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