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乐”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孔子。而孔子的“乐”观念则集中体现在其弟子对其言行而进行编纂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其中对《韶》和《武》两种音乐的观点,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三维度,从中可以大体概括出儒家“乐”观念的基本内容,有力地说明先秦儒家“乐”观念已经初具雏形。孔子在编纂《六经》时,加入自己的观点,在此期间“乐”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孔子的毕生追求,是能够建功立业,希望达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孔子垂暮之年,发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感慨,体现了一种坚持不懈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班小舒《先秦儒家“乐”的观念研究》

材料二   苏格拉底在建构理想城邦时认为,进行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理想城邦守卫者的美德。音乐教育的培养方式是让受教育者全身心地扮演某个角色,“当他就像另一个人那样言说时”,受教育者“完全同化于那个故事中的角色”。守卫者需要模仿那些勇敢、明智、虔敬、自由的人。持续的模仿会让守卫者在言行与思想上形成“习惯”与“天性”。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会对那些美好事物感到快乐并培育出节制的美德。如果能够按照苏格拉底所设想的那样,一个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等其有了理性判断,感性和理性达成和谐从而形成完整的美德,那么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自愿做恶”(“不自制”)的问题。

——盛传婕《柏拉图对快乐主义的接纳与拒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乐”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苏格拉底与孔子对于“乐”观点的不同点及原因。

2 . 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尚书》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材料三: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3)材料五中毛泽东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史实说明“新路”的特点(实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前期至公元前411年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他在该书中提出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从而引起了斯巴达人的恐惧”的观点,在2012年被美国国际问题专家格雷厄姆·艾利森概括为“修昔底德陷阱”,用来表示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间的争端。据此可知(     
A.历史认识需要史料来丰富B.历史学家大都真实书写历史
C.历史事件往往具有偶发性D.历史演绎带有主观功利色彩
2023-11-19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练习(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思想对于儒家学说的最大发展在于开始探讨人性问题,并提出了性善论的主张。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具有道德意识,他称之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为这种道德属性是善的,所以人性是善的。因此他肯定: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他所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观念更是后代志士仁人所遵循的道德标准。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北师大出版社)

材料二: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使苏格拉底 深为忧虑。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即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普遍公认的真理。他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从哪些方面发展了儒家学说,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
2023-09-23更新 | 66次组卷 | 4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考(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追求幸福是全人类的最大愿望和永恒主题。几千年来,人们为追求幸福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心中充满了诸多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西方幸福观

类别

内容

感性主义幸福观

强调人的自然需求以及通过欲望的满是而获得快乐,认为人活动的目的是在于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梭伦将人的幸福概括为中等财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好的儿孙、善终五个方面。

理性主义幸福观

崇尚人的理性,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关注人类精神的自由和圆满,轻视物质欲望和享受。苏格拉底的幸福观即知识(理性)是前提,道德是途径,幸福是目的。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人完善自己的一种活动。

基督教幸福观

以来世主义为基调,幸福是人们对于某种信仰的不断追求。罗马帝国教父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认为反省自身的罪恶,向上帝仟悔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

劳动致福观

突出劳动在创造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在卢梭看来,“一个人在那里坐吃不是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等于是在行乞”。费希特指出,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

——摘编自孔德生、黄晓天等《西方幸福观的历史回眸与现实思考》


提取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6-21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外阿波罗神庙墙上,铭刻着古希腊哲人的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体育就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雅典在公元前8世纪形成奴隶制城邦,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推进社会发展。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体育思想影响了2000多年来的人类生活。

古希腊体育思想   

苏格拉底提醒雅典人要不懈地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柏拉图提倡进行简单而朴素的身体锻炼,认为青年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严格地受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借以成为优秀的卫国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显然预先应把儿童交给体育教师和角力教师,这些人分别能造就儿童的体质和教给他们身体方面的本领”。

——摘编自谭华、刘春燕主编《体育史》等

材料二   孔子在“六艺”教育中,重视体育活动教化作用。“射”“御”及“乐”中的“舞”,都是通过一定规范的身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礼”,即通过体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尊重理法的习惯和精神。孔子体育思想是为理念服务的,这种理念是以“礼”为外壳,“仁”为内核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体育历史长河中,孔子体育思想起到了各家诸子都无法比拟的后世影响力。后世儒家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使之更为成熟与完善。人们遵循孔子的体育思想,积极从事实用性体育运动,强身健体。

——摘编自王烈《基于“六艺”教育下孔子体育思想的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的体育思想,并简析其兴盛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雅典相比,我国古代体育思想展现出的特质,并简析孔子体育思想的意义。
2023-06-21更新 | 34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源头,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雅典是希腊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培养出了许多方面的人才,著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雅典卫城的设计师菲迪亚斯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的,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据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整理

材料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材料三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期望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

——摘编自吴于童、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希腊、罗马给人类留下来哪些文化遗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拜占庭文明开放、包容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希腊医学的萌芽产生于荷马时代。古希腊地处地中海北岸,东与小亚细亚半岛隔爱琴海相望,南与埃及隔海相望,同时由于商业发达与古老的两河流域、印度文明联系密切。(k荷马史诗》记载,“埃及肥沃的大地上……居民个个精通药理”。在希波战争后的“黄金时代”,与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相对应的是古希腊医学在希波克拉底手中达到了理论和经验方面的完全成熟。“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的医学开始以人为中心,治病不再是神的功绩而是人的努力。哲学家阿尔克迈恩是当时有名的生理学家,发现了耳咽管、视神经等。《荷马史诗》中记载着“他一个人值数条命,因为他可以无可匹敌地从伤口处拔除箭,用药草药膏治好伤”。统治者对于医生的态度也很友好,在亚历山大时代的博物馆中就有专供解剖和实验用的房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才诞生出了古希腊医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解体和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全面衰弱,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罗马移动,而耀眼的古希腊医学也随之走向停滞与衰亡,继之而起的是古罗马的医学。

——摘编自聂精保《试论古希腊医学繁荣的社会因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希腊医学繁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医学繁荣的影响。
2023-04-02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摘编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以上材料选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名作《双城记》,作者以辩证法视角概括了一个矛盾交织的时代。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选取某一时空范围,仿照材料视角拟定一个标题,予以论述。(标题示例:盛世与危机——3世纪的罗马。要求:标题包括选取时空的基本信息,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0 . 西方殖民活动曾给殖民地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也曾发挥过建设性作用,他们的殖民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范围广大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上游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利于殖民者深入内陆;非洲西部的大河和非洲东部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非洲平直的海岸线,缺少优良港湾,也使得殖民者难以接近。美洲多良好港湾、多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非洲直到19世纪末才被殖民者基本瓜分,美洲则在16-17世纪基本被殖民完毕。

——改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自然地理因素对殖民与被殖民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2)除了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外,还有制度、技术、文化等因素会影响殖民活动。请任选一个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