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古代菲律宾使用过一种名为“巴伊巴音”的文字,和东南亚多种文字一样,是由南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化而来的;越南北部发现了改编后的《罗摩衍那》的口头文本,把安南(今越南)变成了十车王的阿耶陀国(中印度古国)。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东南亚难以创造出独特的文明形态B.古印度文明体现出开放包容的特性
C.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具有重要的影响D.古印度文明推动东南亚的人口迁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是出土的五千年前古埃及莎草纸,其制作过程是将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把浅色的内茎切成一片片薄片,再用石头等重物压制而成,曾在欧洲和西亚流行,并因发明久远被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以下对莎草纸判断合理的是(     

A.撼动了中国造纸技术地位B.地域文明特色的有利证据
C.实物证据确保其纪录长存D.原料因素影响其长期流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塞塔石碑(RosettaStone),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

17987月,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他制定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埃及的计划,从诸多领域精心挑选出175位学者,组成一支庞大的科学艺术考察团,收集和研究埃及历史。17998月,法军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拉希德村发掘出了罗塞塔石碑。1801年,法国被英国和土耳其的联盟打败,根据协议,战败国法国必须无条件地交出他们在埃及发掘的一切文物。次年,罗塞塔石碑被运往伦敦,后移至大英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1802年,东方学家德·萨西获得了一份罗塞塔石碑拓片,他从希腊碑文中的专有名词切入,找出了代表“托勒密”(Ptolemy)和“亚历山大”(Alexander)之名的近似字组。

1822年,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在埃及菲莱神庙方尖碑拓片中发现了托勒密和克列奥帕特拉的名字,他顺着这条线索,继续研究专有名词。几个月后,他成功释读了亚历山大、提比略、图拉真等王名。虽然商博良只破译了碑文几千个符号中的111个,但古埃及文字之谜已经揭起一角。1822929日,商博良在巴黎科学院召开的重要会议上宣读了《关于象形文字拼音问题致达西尔先生的信》,把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世,这一天是公认的一门新兴学科——埃及学的诞生之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塞塔石碑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发掘和研究所具备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商博良对罗塞塔石碑的破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埃及第四王朝时,王子作为“国王所有工程的监督者”,组建了庞大的官僚机构,为金字塔修建筹措资金,征集材料,招募工匠和其他工程建设人员,安排工程进度。这反映出,当时埃及(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B.建筑技术水平较高
C.国家监察体系完善D.法老拥有无上权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任何公民对某项提议或法律不满意,便可以对其提出意见;如果意见被公民大会采纳,则废止该提议,并且原提议人要接受惩罚;反之,则继续使用。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公民行使的权力相对有限B.贵族垄断行政的局面被打破
C.公民需遵循谨慎的司法原则D.民主政治机制实施较为完善
6 . 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有四个都属于“大河文明”,分别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不过它们却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明成就,使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这说明(     
A.各大文明都处在小国寡民的状态B.山地与河流阻隔了文明之间的联系
C.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D.农耕和畜牧经济的影响
2024-05-1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古埃及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并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古代印度以主管宗教祭祀的婆罗门为种姓社会的第一等级。这种神化统治者的行为旨在(     
A.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B.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与权威
C.借肋神权激发公民参政热情D.建立完整的官僚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靠文献记载,对古代文明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通过古希腊文破解了罗塞塔上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尼罗河流域几千年的面纱就此揭开。这说明(     
A.没有考古学历史研究将无法得出真相
B.历史研究中不存在客观的历史事实
C.考古发现丰富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D.史学传统差异影响史家的历史认识
2024-05-06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世界文明的形成过程,就是各民族各地区文明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

材料一   世界文明区域分布图

材料二   阿拉伯文化不是对单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吸收了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又继承埃及、波斯、印度等东方文化,它是许多民族文化在伊斯兰教社会中融合而成的。因此,阿拉伯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文明的发展促使阿拉伯的许多学科如文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工程学等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传入欧洲,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发展能打破黑暗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阿拉伯文化的传入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根据霓枫的《阿拉伯文化的综合与继承》等资料

材料三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的边远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本特利(美)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图中数字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文明,并概括古代世界文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推动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是怎样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
2024-05-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巴比伦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一个自由人起诉另一个自由人谋杀,但不能证实,起诉者将被处死。”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初步具备证据意识B.实行同态复仇原则
C.法律条文严峻苛刻D.国家崇尚自由平等
2024-05-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