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灿烂的亚非文明


材料二   希腊半岛绝大部分的土地山岭纵横,群山分隔成面积较小而分散的小平原,且土地极为贫瘠。“河流最长不过100多公里。大海也一平如镜,且到处望得见海岸和岛屿,丝毫不令人害怕。分割零碎、自成一统的小平原为城邦国家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因此,有利于形成一个个天然政治单位的地理特征促使希腊城邦确立。……每个城邦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城邦具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材料三   值得反思的是,基于民主对话精神而创造古代政治制度辉煌的雅典民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自身明显的局限性。参与雅典民主的公民构成有着十分强烈的“排他性”,妇女、奴隶、外邦移民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殿堂之外。在苏格拉底的印象中,雅典的公民大会是由一帮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构成的,“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而在这些事情上如果做错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的错误要轻得多。”

——摘编自张三夕、邹明军《从城邦对话到代议制政治》


(1)材料一中的图1建筑的名称、图2法典的名称、图3的制度、图4代表的城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古希腊城邦形成重要因素及城邦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表现。
(4)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出什么特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灿烂的亚非文明


材料二   辉煌的希腊文明



(1)材料一中的图1、图2、图3分别是哪些大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2)图1建筑的名称是什么?图2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图3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国王属于什么等级?
(3)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所示文明都适合什么耕作?政治上有哪些共同点?
(4)材料二中的场景和人物出现在古希腊哪个城邦?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叫什么?
3 . 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联系密切。

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 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共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 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 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美]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2)指出推动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灿烂的亚非文明


(1)材料中图1中的建筑名称是什么?图2中的法典名称是什么?图3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国王属于什么等级?
(2)材料中的图片分别是哪些大河流域文明的代表?这些文明在政治上有哪些共同点?
2021-06-15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二   英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688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颁布《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度日趋完善

材料三   法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789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颁布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法典
1815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四:就现代化的进程和结果而言,美国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成功的记录。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之初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力图按照他们所熟悉的模式重建社会;然而,北美不同的环境和其他条件,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打算,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的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北美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出英、法两国的代议制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使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创造性的转化”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成功的记录”。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图中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成“纸草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古文明区域是;在烧制或晒干的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掲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读图时注意准确有效定位)

材料二   


材料三   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条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2)材料二反映了中古时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什么关系?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类的注意答题规律)
2021-06-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2021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图中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成“纸草”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古文明区域是        ;在烧制或晒干的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        。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        ;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及影响。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2020-04-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8 . 巴尔干半岛曾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近代以来成为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的热点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卫城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其规格和材质使其成为一座突显了雅典人财富、权力、品位与虔诚的历史遗迹。1975年,希腊政府启动了系统的雅典卫城修缮工程,建立了由跨学科顶尖专家组成的“雅典卫城保护委员会”,并提出“雅典卫城修缮计划”加以统筹。

——邱德华《建筑艺术赏析》

材料二:巴尔干民族为实现各自的伟大梦想坚持不懈的斗争,为巴尔干此后三十年的混乱局势埋下了隐患,尤其是俄国和欧洲为了各自的利益,分别站在巴尔干冲突国家的各自一边,使得局势更加复杂。19世纪,欧洲列强包括俄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纷纷觊觎奥斯曼帝国的“遗产”。

——师敏《巴尔干问题及其根源》

材料三:二战后,在的里雅斯特领土归属和建立巴尔干—多瑙河联邦问题上,苏南双方的矛盾逐渐公开。1948年6月,在南共未与会的情况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根据苏共的意图,通过了谴责南共的决议,无辜将它开除出情报局。6月29日,南共发表声明,对此反驳。苏南冲突后,南斯拉夫于20世纪50年代逐步创立以自治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为应对严峻的国际处境,南斯拉夫采取“守中道”的外交政策,从而“使南斯拉夫在世界事务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使铁托作为国际政治家而享有一种独特的威望”。苏南冲突的发生打破了斯大林的神话传说,是东方阵营的第一次分化。

——张海霞《苏南关系研究(1918-1953)》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保护和修缮雅典卫城应遵守的思想,并阐述帕特农神庙成为雅典卫城主体建筑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巴尔干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试举一例说明巴尔干问题对国际形势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苏联和南斯拉夫冲突的时代背景,分析苏联和南斯拉夫冲突的历史影响。
2024-04-07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天津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学在不断进步,历史认识也会随着更多可靠的史料不断接近客观事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手工业和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这样,平民中出现了小部分靠经商致富的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他们经济实力雄厚,但政治地位低下。在旧氏族贵族的专断统治下,他们的经济利益严重受损,迫切希望进行政治改革,争取参政的权利。在旧氏族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中,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出于自己的利益,往往联合下层平民同旧氏族贵族进行斗争。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历史1

材料二   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风时代是希腊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农业仍是希腊人赖以为生的主要生产部门,土地是最好的财产形式……但手工业和商业在部分先进地区,如科林斯、雅典,已同农业完全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经济部门。其突出表现是制陶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勃兴……此外,铁器冶炼与制造业、采矿业、造船业均有明显发展……希腊斯巴达、雅典等城邦的形成,雅典的梭伦改革等一系列事件都发生在古风时期。

——周启迪《世界上古史》

材料三   无论是古典文献还是考古材料都少有关于手工业的记载,唯一有充分历史证据的手工业是雅典的制陶业,根据考古专家们的估算,即使在制陶业最兴盛时期,雅典从事制陶业的总人数也不超过200人。从社会的各个侧面看,希腊城邦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不少学者认为,梭伦代表了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这种说法缺乏可信的历史根据。梭伦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实际上主要是雅典的农业危机,其主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废除所有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它同工商业并没有什么关系。梭伦的另一项改革措施是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值得注意的是,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干的和湿的”(亚里士多德语,“湿的”即指橄榄油)收获,而不是从事手工业或商业的收入。

——黄洋《古代希腊政治与社会初探》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概括材料一中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于雅典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者对雅典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学者黄洋对雅典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综上,专家学者们对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各不相同,你是怎样看待这种不同的?
10 . 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东西方文明的源头

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方思想家对“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思考有何不同?
主题二   东西方文明的相遇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一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2)1840年以后,中国人用哪些行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材料三: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
2020-03-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