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世纪前,人们对古代西亚文明的认识只能依赖《圣经》等文献的零星记载,后来通过考古发现了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知道了苏美尔、阿卡德和古巴比伦的存在。这反映了(     
A.人类文明的真实性需要考古学才能证实
B.文献记载的主观性导致解读历史不确定
C.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D.历史认识根据史料的传承性不断的更新
2024-02-25更新 | 46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早期文明遗址中的部分建筑。对这些建筑解读正确的是(     

A.图腾崇拜在当时广泛的流行B.古代文明具有共性和特性并存特点
C.古代多数国家实行政教合一D.文明间的交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古希腊建筑代表主要是纪念性建筑,如神庙和大量的公共活动场所——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敞廊等,此外还有祭祀帝王、祖先及英雄的庙宇。古希腊信奉多神教,各城市、家族甚至个人均有自己的守护神。这说明古希腊人(     

A.重视道德教化B.关注公共生活C.强调个人权力D.守旧思维突出
2024-01-31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的著作开始的”。修昔底德出生在雅典伯利克里统治下的“黄金时代”。其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严格地按照编年体记事。约有四分之一篇幅是演说辞,其中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在著作中引用伯里克利的话说:“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力图站在世俗的立场上总结这场战争的原因及其教训。他将自己参与过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作为写作的唯一主题,“对于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我的原则是不记载从碰巧在场的人那里获得的情况,甚至不凭借我本人的印象;我所记载的,要么是我亲历的,要么是我从他人那里获悉,但我尽最大可能一一准确核实过了的”。虽身为雅典人,但对这场战争的叙述却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记述的,并非偏袒雅典。

——摘编自李永明《从<考古学>篇看修昔底德的历史思想》等

材料二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是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初衷。其成书于赵宋政权内外交困由盛而衰的转折关头。司马光为编写《资治通鉴》,设定了极其严苛的三道编撰程序。第一道是编“丛目”,就是按照年月日的时间顺序排出史料索引。有学者研究指出,三百多万字的《通鉴》是从六七千万字的正史、杂史中精心淘炼出来的,而且《资治通鉴》中所引用的许多史书现在早已失传。第二道工序叫做写“长编”。长编可看作一种史书体裁,写作原则是“宁失于繁,无失于略”。按照这个要求,修书者必须详细阅读各种史料,一旦出现记载不一致的情况,还要认真考异(分析史料),并详细注明是否采信的理由。最后一道工序是定稿。这项工作主要由司马光自己完成,他要在长编的基础上考订史实、删繁去冗,同时还要统一语言风格和全书整体逻辑。为编写《资治通鉴》,司马光等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样的工作,如果没有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

——摘编自周吉《宋朝进行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资治通鉴》的史学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资治通鉴》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伟大历史学家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所示为卢浮宫博物馆的馆藏品“纳拉姆辛胜利石碑”。图中高大威猛的形象是国王纳拉姆辛(前2291年~前2255年在位,阿卡德第四任统治者)本人的全身像。他戴上了两河流域艺术传统中神的形象所独有的牛角帽,在士兵及敌人之上,走上山去,走向太阳。该碑上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       

A.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B.已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C.文化传承得到统治者重视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024-01-16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优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据埃及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的档案记载:摩塞购买涅布麦西的3斯塔特土地,给的是一头乳牛,值银1/2德本。一个叙利亚女奴隶价值4德本1凯特银子,买者需支付6个青铜器皿、10德本铜、15件亚麻外衣、1件寿衣、1件毯子和1个水壶。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古埃及(     
A.农业生产技术水平B.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C.专制主义政治制度D.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谟拉比法典》第108条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计量单位)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向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卖酒妇应被检举。”该规定旨在(  )
A.用立法规范市场行为B.保护私人物权
C.维护竞争中契约精神D.法律的普适性
2023-10-11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1(全国卷新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8 . 下图展示的是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5世纪的亚欧非文明的发展。这说明(     

   

A.古代文明呈现多元特征B.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类别
C.世界市场已经初具雏形D.多种途径促进区域交流
9 . 雅典公民大会对议题进行集体表决后,如果多数人赞成即为通过并生效,任何个人都无权更改大会的决定,除非再次召开公民大会,重新对该议题进行讨论和表决。这一规定(       
A.体现了雅典权力机构分权与制衡B.有利于保障决策执行的稳定性
C.说明直接民主降低了决策的效能D.加强了司法审判程序的规范性
10 . 希腊文明有明显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民主、开放意识;尼罗河文明、苏美尔文明等都建立了以小麦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这说明世界文明(       
A.在对世界的认识上不同B.具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
C.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D.以农业生产的出现为前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