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腓尼基人居住在地中海和黎巴嫩山脉之间狭长平原地带,在公元前2500年后,腓尼基人为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提供雪松(如图),为周边地区提供手工制品;公元前1200年至前800年,腓尼基人跨过地中海,甚至到达不列颠群岛和西非几内亚湾。这反映出(     

A.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B.腓尼基成为地中海区域霸主
C.人类文明交往不断扩大D.腓尼基人航海技术世界领先
2024-05-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桥梁,必然得兼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会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这头,起到了相当的沟通交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中东字母的传播为例说明中东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以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的文化多元性佐证其在世界文化桥梁作用。
2024-05-14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5月模拟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3 . 传统的埃及木乃伊画像都是正面的人物形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而在埃及法尤姆地区发掘的罗马帝国时期创作的“法尤姆肖像”,形态不一、表情忧郁,极具个性,人物的外形和服饰多为希腊——罗马式,装饰图案既有埃及的神灵伊西斯等,也有罗马人喜爱的橄榄花冠、玫瑰花。这反映出(     
A.欧非经济贸易联系密切B.罗马在埃及推行殖民化
C.埃及文明的缘起与演进D.古代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2024-05-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古代至中世纪意大利半岛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城市,见证了地中海区域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意大利的早期历史发展中,最初主体不是意大利人,而是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希腊人在南部的“大希腊”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城市,如那不勒斯、塔兰托等。希腊人教会了意大利半岛居民种植葡萄和橄榄,传授了城防工程和重装步兵战术。尤其重要的是,希腊人把他们的字母系统传播到了意大利,而后罗马人将它发展成为自己的字母。当希腊人在南方广泛播撒文明种子的时候,伊达拉里亚人在意大利的中北部地区的发展盛极一时,罗马人的凯旋式、角斗士表演以及罗马贵族所穿的镶紫边的白色长袍、跟随在高级长官身后的扈从仪仗等,都源自于伊达拉里亚人。

——摘编自马克毒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

材料二   罗马城诞生于台伯河畔,与其处于有利的商业交通要道密切相关。从罗马的地理位置来看,台伯河口盛产海盐并兴建了许多盐场,罗马距离河口近在咫尺,正好处于海运和河运的汇合处。人们用船只将盐、粮食和各种舶来品运到罗马城中,在那里很快形成了一个商品集散地。公元前6世纪罗马大兴土木,挖水道、辟广场、铺街道、建神庙、筑城墙,罗马从简陋茅屋组成的村落变成一个居民众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完全可以与当时伊达拉里亚和希腊的城市规模相媲美。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版)》

材料三   (中世纪后期)由于神圣罗马帝国日益衰落,对尼德兰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城镇鞭长莫及,最终这些地方的城镇发展成为自由城市。这些城市大多都处于东西方商业交往的关键位置,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助力,人口日渐增多,经济也开始蓬勃发展。经济发展了,人们有了更多空闲时间,对艺术的要求也就多了,于是这里又成为艺术和学术的中心。城市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人民也得到了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于是这里也就产生了更加自由、更加先进的近代民主政治的萌芽。

——海斯·穆恩·韦兰《极简人类史》

(1)根据材料一、以意大利早期发展历史为例,多角度概括地中海地区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城的经济地位,并分析罗马“从简陋茅屋组成的村落变成一个居民众多、经济发达的城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自由城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城市发展对西欧历史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果为下列所述内容拟定一个研究主题,最贴切的是(     
古代埃及的扩展、古希腊的殖民
波斯帝国的兴起、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
冶铁技术的传播、字母文字的发展、丝绸之路
A.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B.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
C.古代世界帝国的形成D.古代文明的碰撞交流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玛雅人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板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情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材料二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以及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古代亚述的地基浮雕中天气神和其他两个女神。女神们戴着巴比伦神像的角状头饰,而且据描述她们是被士兵们抬着的,很可能是从一个被占领的巴比伦城镇带走的。该浮雕可以用来作为证据证明古代战争在客观上(     

A.改变艺术发展方向B.促进区域性统一C.影响人们生活习俗D.增进文明的交融
2024-03-3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古埃及的一件彩绘木棺——佘盆梅海特的女性木乃伊内棺,它的制作材料有来自黎巴嫩地区的木材,产自努比亚地区的黄金和来自阿富汗地区的青金石,及出自两河流域的沥青。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A.推动了区域文化的认同B.革新了民族文化的底色
C.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D.避免了不同文明的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     

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D.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考古发现,古代埃及人的一些小装饰品如念珠、宝石等在公元前9—前8世纪的希腊墓葬中时有发现,这些墓葬分布在从雅典到斯巴达、克里特的广大地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当时地中海世界(     
A.贸易活动的推动B.希腊化时代开始C.争霸战争的影响D.城邦体制的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