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在希腊化时代,虽然希腊的语言、文化有了广泛的传播,然而这个时期文化的背景和特征,不仅包括希腊方面的因素,更包括东方已有的因素;这个时代的文化取得的杰出成就,不仅是由于希腊文化的陶养,同时也是由于东方文化的陶养。这可用来佐证(     
A.世界文明的创新性B.希腊文明的包容性
C.东方文明的先进性D.西方文明的民族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A.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B.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D.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022-12-11更新 | 1481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鲍丽倩许斌《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地图册(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与图2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腓尼基字母传播路径并分析其发展特点。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换句话说,决定人类不同发展水平的关键是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文化的交流学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罗塞塔石碑铭文(如下图)是公元前196年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发布的一篇敕令,用古埃及语圣书体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字3种文字对照书写。后人根据碑上的古希腊文识读出上述两种古埃及文字。据此,罗塞塔石碑(     

A.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口述史料B.证实了碑上铭文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C.体现了希腊化时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交流D.反映了拜占庭帝国征服古埃及的历史史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同学在学习亚非文明古国时查找了一张地图,相关内容标注正确的是(     
A.将阿拉伯数字标注在①B.将人首飞牛石雕标注在②
C.将莎草纸制作标注在③D.将大小麦原产地标注在④
8 . 材料题解析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时间上看,诸古代文明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000年,诸古典文明则是始于公元前1000年,终于公元500年让位给中世纪文明。从地理区域上看,诸古代文明局限在大河流域,但诸古典文明却向外伸展,直到彼此接壤为止。于是,古典时代的文明整个地覆盖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整个欧亚大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当西欧人开始探险航行时,他们发现散居世界各地的诸民族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水平。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仍处在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阶段,美洲处在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美洲文明的不同发展水平上,非洲也表现出是似的多样性,欧亚大陆的中东、南亚和东亚有着非常先进、高度发展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及起源地区。
(2)古典文明向外伸展促进了文明的交流,结合史实回答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人类不同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9 . 如图示意中国境内出土的波斯萨珊王朝(224—651年)银币的地点分布情况。这印证了萨珊时代的波斯(     
A.与中国存在经济文化交流B.把古罗马文明传到了中国
C.开始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D.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交往
2022-11-18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历史地图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西亚文明不仅开放、包容,与亚洲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由于其所处的东西方交通枢纽位置,使之成为亚洲其他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中介。除了印度数字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国的炼丹术也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促进了欧洲近代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同样,希腊文化也经由西亚地区传播至东亚地区,如我国两汉时期艺术造型中有翼神兽和希腊装饰纹样的出现,就是汉代中国与西亚帕提亚帝国(我国史书称之为“安息”)发生交往联系后,受希腊文化影响颇深的帕提亚艺术东渐之结果。

——摘自王健、罗爱玲《西亚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结合所学知识,就古代西亚文明的开放与包容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