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许多古代文明成就在北纬30度地区诞生,如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的三星堆文化区和美洲的玛雅文明遗址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B.文明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
C.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D.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我们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刻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可容纳8万观众的圆形大剧场是古希腊代表性建筑
D.以上图片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的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上述史实共同说明(     
A.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扩大B.西亚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
C.希腊文明的发展得益于西亚文明D.交流借鉴有利于文明进步
2023-01-18更新 | 2044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A.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B.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D.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022-12-11更新 | 1488次组卷 | 22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福建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古巴比伦的史诗《恩努马·艾利希》、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史诗《天界统御》和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创世史诗《神谱》三者的叙事结构皆为三代神祇争夺统治权:第一代神祇创造了最早的巨人,他们长大后开始反叛,老神想毁灭新神;第二代神则杀死老神,创造新的神祇;第三代主神最后重新整顿乾坤。这些史诗可以佐证(     
A.西亚与欧洲具有相同宗教信仰B.早期欧洲文明源于西亚文明
C.早期欧亚地区存在区域性交流D.古代文明呈明显的多元特征
6 . 如图为某学者整理的腓尼基字母传播谱系图。该图可用于说明(     
A.欧洲文化受腓尼基文化影响更深B.蒙古西征促进了字母文字东传
C.古罗马在文化上被腓尼基所征服D.腓尼基字母是字母文字的源头
2022-09-26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赫梯帝国的统治者除了继续任用王室后代出任祭司职位外,还接纳异族的神职人员参加赫梯宗教活动,甚至将被征服者胡里人的神灵泰苏普和女神海帕特奉为主神。赫梯帝国的做法主要目的是(     
A.强化王室对政治特权的垄断B.充分发挥宗教的基层治理功能
C.减少被征服地区民众的反抗D.增强宗教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印度《摩奴法典》中有关于丝绸记载。斯里兰卡曾出土有“汉代的半两”信息的货币。东汉时期罗马帝国的幻人魔术师和使者相继来到中国。这表明秦汉时期(     
A.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特点B.朝贡贸易是中外交往主流
C.海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D.中外交往的主导者是中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公元前后,东汉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图1到图3为汉朝与罗马帝国文明交流的部分实物图片。据此可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图1新疆出土的罗马纺织品

图2中国出土的罗马金币

图3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残片
A.是全面的B.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
C.是单向的D.主要得益于阿拉伯人的转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天方夜谭》吸收了古代西亚和埃及等地的民间传说。它传入欧洲后,其中的一些故事题材被《十日谈》引用,如《妻子的计谋》《真假戒指的故事》《法官与海盗的故事》等。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B.是西欧人文精神的起源
C.保存了希腊罗马文化D.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