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
2023-06-11更新 | 6523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
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
2023-06-14更新 | 5847次组卷 | 4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2023-06-21更新 | 4848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
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
2023-07-10更新 | 3786次组卷 | 3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在中世纪西欧抄本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在页边处绘制装饰图画的传统。13世纪末,一些抄本页边绘有“骑士在蜗牛面前落荒而逃”的场景,有学者指出这些“蜗牛”代表新兴银行家群体。这反映出当时(     
A.骑士阶层弃武从商B.绘画艺术风格迎来变革
C.商人控制抄本创作D.封建等级秩序面临挑战
2023-12-02更新 | 2271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部分高中协作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公元9世纪,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纸店和书店林立。哈里发麦蒙与拜占庭的关系缓和后,曾派遣大翻译家侯奈因访问君士坦丁堡,请求拜占庭皇帝代为搜集希腊古籍。麦蒙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使得巴格达成为汇集古典文化的汪洋大海。由此可知(     
A.巴格达成为希腊化世界的中心B.阿拉伯帝国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C.拜占庭文明影响到奥斯曼帝国D.日耳曼人注重吸收欧洲传统文化
2023-05-06更新 | 1984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图为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时期的王室领地示意图。该图中领地变化体现出法兰西(     

A.民族国家形成B.封建社会衰落
C.诸侯势力扩大D.王权不断加强
2022-10-27更新 | 379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8 . 文明的传承与互鉴

材料一   作为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交通的便利,币制的统一等都是促进交流的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波斯统治者……尽量不以残暴的方式控制被征服人民,而是采取宽容大度的姿态,这种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古代文明的许多优秀成就,使得许多古老文明在失去其所依赖的国家和政体之后,还能将其精神遗产融入新生的文明之中……

材料二   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读了大量的古典哲学、文学作品,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特别是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另外阿拉伯人也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这些在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

——以上均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波斯帝国推动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阿拉伯帝国在文明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如果说东非和西非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贸易的影响,则美洲印第安人完全是在当地农业革命的基础上,因征服和社会分化而进入文明时代,并建立国家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
C.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D.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同源性
2022-05-04更新 | 2365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中世纪欧洲盛期的政治文化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顾炎武在明末竭力倡导又未能实现的政治理想,即“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这种观点是基于这一时期的欧洲(     
A.建立了以农奴和庄园制为特征的封建经济
B.实现了封君封臣制和城市贵族统治的结合
C.形成封建君主和城市贵族共治天下的格局
D.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国王权力逐渐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