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史料记载,较早进行栽培并向外传播扩散的是亚洲棉。公元前6世纪,印度棉纺织品被销往红海和波斯湾沿岸的港口,希腊商人再将这些棉纺织品从埃及和波斯贩运至欧洲,罗马商人后来也参与其中,使得棉纺织品成为一种令社会上层垂涎的物品。公元10世纪后,印度棉纺织业逐渐突破家庭生产,作坊制日益普遍,甚至出现职业织工,专门为国内外的贸易供货,并形成特色棉纺织产业,如孟加拉因优质的细平布而闻名。

——摘编自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二   17世纪下半叶,欧洲从印度进口棉花原料进行仿制。英国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创新发展出了印花技术,并带动本国棉纺织业飞速发展。1860年以后,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区的市场,并已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1786年,在丰厚利润的刺激下,棉花种植很快推广到美国大片地区。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适宜棉花种植新领土。为了大规模扩大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   在成功地摆脱殖民化后,印度、中国等国开始积极地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当地的资本家更是将棉花视为民族主义振兴的象征。风水轮流转,当棉花在亚洲再度兴起之时,欧洲的棉花产业开始走向衰落。此前的棉花产业中心——曼彻斯特、米卢斯、巴门和洛厄尔——到处都是废弃的工厂……棉花帝国,至少由欧洲占主导地位的部分已经崩溃了。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印度棉纺织业发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国成为棉花帝国的共同原因,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棉花帝国流转的历史启示。
2023-05-2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千多年前,玛雅人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但当西方殖民者到访时,却仅剩残垣断壁,玛雅文明的消失之谜引发了学者的一系列思考。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在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中,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玛雅文明所在地既有许多山地,又有大片石灰岩地貌,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它们均属于山地、高原型文明,与亚、非、欧诸文明在地理环境上有明显差异,即地理环境更为恶劣,故文明的进化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各文明之间呈现封闭孤立状态。虽然印第安人在物质生产方面相对落后。在社会形态进化方面极其缓慢,但是他们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是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Hodell等对尤卡坦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时期,而这恰好对应着玛雅文明的衰落时期。

——摘编自吴文祥、胡莹、周扬《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1)材料一中的两则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学界对“气候环境因素在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探究历史上一个古代文明的衰亡,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美洲拥有其他大陆没有的特殊农作物,如马铃薯、玉米花生、番茄等。手工业有陶器、武器制造和农业工具加工。贸易物品包括棉布、蜂蜜、和奴隶等。由此可知,与古代非洲文明相比,古代美洲
A.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立性B.对外贸易扮演了重要角色
C.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D.因自然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
2022-03-23更新 | 600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图是在墨西哥塔卡米查潘遗址发现的一块磨制成砖形的蛇纹石上的符号,距今4000—2400年前后。符号共有28种,形成包括62个字符的一篇“铭文”,但其含义未被破解。据此可知,这一“发现”(     

A.具有研究美洲文明的实证价值B.揭示了殖民者毁灭了美洲文明
C.说明古代美洲文明无法被破解D.反映出古代美洲文明多姿多彩
2023-07-09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铜陵市、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为阿尔及利亚的著名岩画(双角女神) ,创作于约公元前4500-前2000年。图中描绘的是一个掌管五谷的女神。她面部周国有班点状围帘及一片播撒种子的庄稼地。该画作(       
A.真实还原当时人们劳动的场最
B.体现历史价值和艺术审美的融合
C.说明岩画最早在非洲地区出现
D.反映牛耕技术在当地已普遍推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早期,西欧社会普遍认为财富只是维持“生存”的手段,追求财富遭到鄙视,禁止放贷收取利息。11世纪后,追求财富的价值观兴起,财富成为价值增殖的资本,城市市民法认定放高利贷并非对社会的罪过。以上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城市的复兴和发展B.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展开
C.教会特权遭到挑战D.王权与市民阶层的联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其作物产出率比较高。他们的土地分为:村社公有土地、官用土地(包括神庙土地、供养王室贵族和各级官员的土地)、私有土地(包括允许贵族世袭的土地、国王赐给有战功的武士和杰出家族的土地)。他们和玛雅人的商品贸易,既有当地贸易,又有远距离贾易,通常可可豆和棉织品被当作货币使用。特诺奇蒂特兰城有许多大小广场,用作商品交易场所。据记载该城有69种不同类型的商人,他们形成一个特殊阶层,住在城市的特定区域,可供奉自己的神灵,并仅同本阶层的人通婚。

——摘编自韩琦、史建华《论拉美古代印第安文明及其遗产》

材料二   16世纪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的部分主要活动

时间

主要活动

1519年

西班牙人科尔斯特率军向墨西哥中部高原进军。阿兹特克国王被迫准许其进入特诺奇蒂特兰城,自己也受到科尔斯特的扶持与控制

1521年4月

科尔斯特以大屠杀的方式彻底摧毁特诺奇蒂特兰城

16世纪70年代起

(墨西哥港口城市)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不仅驶往墨西哥各地,还进一步向南到达利马,运送大量中国商品

1593年

西班牙国王颁布教令,规定从马尼拉进口的商品也只能在墨西哥销售或转运至宗主国;墨西哥每年从菲律宾进口的商品价值不得超过25万比索,每年只允许两艘商船前往马尼拉,每艘载重不得超过300吨

——据李兴华等《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阿兹特克文明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班牙人给阿兹特克文明带来的影响。
2023-05-07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教化一词意指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和教育感化。传统教化不同于当代道德教育,其作为法律中重要的一部分,源生于道德,升华于法律,在通过法律控制社会秩序的古代起到重要的作用。法律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之中,从社会法学派的角度,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法律的本质代表着所在社会的本质。然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孔子关于教化法思想的学说创立于春秋时代,却成就于中国的千秋万代。反观这一现象,可看出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不仅代表了春秋时代的社会属性,更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存的本质规律。

——摘编自乔冠文《孔子教化的法思想价值探析》

材料二:由于外族的入侵和自身的腐朽堕落,罗马帝国后期国力极其衰落,帝国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也开始违背其制定的法律。这时,教会经常起到维护法律的作用。

在教会里,主教和信徒极力提倡法律的权威,主张法律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国王应服从于法律。“权力服从法律”的思想体现了基督教对法律的极度重视。为了保持教会的独立,就必须限制国王的权力,法律理成章地成为规约王权最有效且最有力的“杀手铜”。

随着日耳曼族的大举入侵,当他们用野蛮的手段毁灭古罗马文明的时候,基督教会则以一个捍卫者的身份出现,把残留的古罗马法治思想的火种保留了下来。罗素说:“公元6世纪及以后几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了文明的普遍衰落,在这期间,古罗马所残留的一些文化主要借教会得以保存....教会的诸组织创造了一种稳固的体制,后来,使学术和文化在其中得到复兴。”正是这些罗马法及其法治理念的保留,才有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和人们对法律和正义的不断呼声。

——摘编自靳浩辉《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会维护法律的行为所产生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金字塔聚集区,有大小金字塔万余座,不过最完美、最引人注意的当属吉萨的三座,其建筑的技巧远今无人能解。吉萨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5米,估计是在公元前2560年完成的,约由230万块切割的石块堆叠而成,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这些石头可以供应30个纽约市所需的石材。在孟菲斯的周围,残存的祭祀神殿、金字塔、坟墓等建筑几乎都是无可匹敌的人类遗产。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许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前去观光游览。近十年来,参观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内部湿度不断上升、化学物质增加,从而损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为了更好保护金字塔这一珍贵古迹,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为保护金字塔年。

——摘编自宋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材料二   科潘第15王卡克易普亚完成了著名的“象形文字台阶金字塔”的建造,该建筑西侧台阶均用雕刻有象形文字的切割石块砌成,上面共有2 200个文字,是玛雅世界现存最长的文字资料。这些文字记录了从科潘第1王开始历代国王的在位时间和主要事迹。台阶两侧装饰着可以沟通冥界和人间的百足虫蜈蚣的身体。金字塔上面的神庙已经完全坍塌,但残留了一些重要的雕刻部件,包括象征武士精灵的蝴蝶翅膀、刀形的屋顶装饰、捆绑俘虏的绳索等,充满了武力和祭祀的血腥性。

——摘编自李新伟《触摸玛雅文明之科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埃及金字塔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并指出埃及金字塔的现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玛雅“象形文字台阶金字塔”遗址的文化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雅“象形文字台阶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印加帝国统治时期,交换的产品被看作礼物,交换很多时候是出自喜欢的目的,产品纯粹的经济价值还要依赖于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这说明印加
A.政治和经济截然分开B.许多产品交换通过政治渠道来完成
C.市场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D.允许土地、矿藏和牲畜归私人所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