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世纪晚期,西欧封建领主为满足新的商品消费需要,将劳役地租改为固定的货币地租,庄园内的自营地几乎全部出租,使农奴也变成了有人身自由的佃农。据此可知,当时西欧农村社会(     
A.庄园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B.封建主的经济地位增强
C.富裕农民上升为统治阶级D.封建生产关系逐渐瓦解
2023-11-26更新 | 433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所在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B.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
C.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D.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2023-08-18更新 | 242次组卷 | 70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2世纪后流行于西欧的《列那狐传奇》擅长以“兽”喻人。在故事中,生病的狮子象征国王,凶横的熊比喻大封建主,掠夺成性的狼影射骑士,呆笨的驴暗指教士,鸡、兔等动物则代表下层民众。当主角列那狐与狮子、熊、狼展开斗争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灵巧狡猾的列那狐,但它也会欺压小动物。“列那狐”的形象折射出(     
A.世俗王权走向衰落B.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C.新旧教派冲突加剧D.骑士文学跌落神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1338年的佛罗伦萨9万人口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这些儿童在识字教育后,大部分男孩开始学习商业算术,实用和职业性是其显著特色。这反映了当时(     
A.城市商业社会的需要B.社会世俗教育的普及
C.基督教会权威的丧失D.宗教改革成效的显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前三个单元编排和主要内容的初稿。现在要新增一课“古代非洲和美洲”,主要内容是“415世纪非洲出现的一系列国家,阿拉伯商人用印度、中国的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的玛雅、印加文明,在1216世纪的鼎盛时期,这里的农业兴盛,培育了其他大陆没有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等,城市和交通建设比较完善”。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6世纪)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文明产生和特点)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5-15世纪)

第1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

第2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印度、日本等国情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15- 16世纪)

第1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和其他航路的开辟)

第2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人类第一次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新增一课放入哪一单元作为第几课比较适合并阐述理由。(要求:明确说明新增一课作为第几单元的第几课:结合时间、内容和历史联系等方面综合阐述理由:观点正确,论述有据清晰)
2022-09-02更新 | 619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
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
2022-07-25更新 | 3033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教会认为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每当夜色降临,欧洲各地城市会实施宵禁。1617世纪,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赌博、跳舞等晚间娱乐活动已是宫廷贵族日常生活。17世纪中后期,城市普通市民也开始享受夜晚生活,英国咖啡馆、餐厅、小酒馆可以通宵开放。18世纪是欧洲城市夜晚急剧变化的时期,一些城市夜晚也不再关闭域门,甚至连城墙都推倒了。进入19世纪,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夜晚的拱廊遍布汽灯,灯火辉煌,是巴黎最大的购物场所。伦敦也出现了斯特兰德广场、莱斯特广场和皮卡迪利广场三大夜生活商贸中心。

材料二   进入18世纪后期,夜晚劳动的行业比比皆是。1816年英国棉纺织厂的女工和童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18小时,其间用餐时间只有40分钟。类似的状况引发了劳工群体的抵抗。在这一时期,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出现了轮班工作和“三班制”劳动方式,夜间劳动从此成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

材料三   人类在黑夜的很多活动其实都具有经济意义,无论是夜生活的兴起,还是夜间劳动,本质上都是夜间的经济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欧洲夜间生产劳动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欧洲近代夜间经济活动。
2022-07-09更新 | 555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