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他们经营着中国丝绸和瓷器、印度和东南亚的调味晶和香料、拜占庭帝国的珠宝和精美织物;他们的冒险还来到之前从未有过系统的远距离贸易的地区;他们带着驼队穿越撒哈拉沙漠,用食盐、钢、铜和玻璃从西非诸王国换回黄金和奴隶;他们造访东非沿海地区,从那里获得奴隶和兽皮等当地的土特产。”这里的“他们”(     
A.成为亚欧非交流的桥梁B.垄断商路威胁西欧市场
C.引领航海时代促进全球联系D.开通丝绸之路推动东西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4世纪以后的中世纪西欧农村,以往农民向领主缴纳的人头税改成了直接税,须上缴给国王。1439年,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发布国王令,规定除了贵族所属领地的年贡及征集军队之需,贵族不得征收人头税等税项。这些变化旨在(     
A.打击割据势力B.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C.加强中央集权D.增强国家实力对抗教皇
2024-05-14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2题 中古时期的世界-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欧中世纪早期,入主欧洲的日耳曼人具有明显的“蛮族”特征,至中世纪晚期,日耳曼人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动乱减少,社会逐渐稳定,代表高雅和忠诚的骑士精神不断发展。这一变化(     
A.推动封君封臣制的强化B.体现了王权的强化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标志着教权的衰落
4 . 7世纪之后的几百年间,阿拉伯人面对波斯的律令,印度的神学、数学,希腊的逻辑与哲学,有所选择地将异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融会贯通,从而发展了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     
A.文化重心开始转移到东方B.奠定了人文精神的复苏基础
C.具有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D.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108年,法国卡佩王朝的路易六世登基时,作为封臣的勃艮第、诺曼底和阿奎丹公爵拒绝向其行臣服礼。1109年,勃艮第公爵于格二世却应路易六世的征召前去攻打英国。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法国(     
A.封君封臣制度的特征B.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C.专制王权遭到了挑战D.分裂割据局面加剧
6 . 在12世纪末伦敦的一份诉状中,市民声称:“无论伦敦发生任何变故,伦敦将只奉伦敦市长为国王”。1215年,伦敦市民与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约翰王签署《大宪章》。这一状况(     
A.导致英国封建王权日益走向衰落B.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C.表明市民阶层的政治影响力增强D.折射出资产阶级与王权斗争激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3世纪的英格兰,土地问题备受争议,亨利二世和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改革,在大多数城市特许状以及《土地死手律》中,授权市民“赠与、出售和抵押”他们的土地、房屋或土地保有权,但教会和僧侣除外。这一系列法律改革(     
A.动摇了封君封臣制的基础B.凸显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C.促进了英格兰城市的兴起D.摆脱了基督教的精神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古代西非兴起的城市,如沿着尼日尔河的廷巴克图、杰内和莫普提,邻近热带雨林的约鲁巴高原南部深处的伊费和伊格博—尤克乌城,是作为交易中心建立起来的。这些城市的建立旨在顺应(     
A.桑给巴尔等进口黄金和象牙B.马里等国能够买进玉米和布匹
C.班图人鼓励文化发展的需要D.来自北非的穆斯林商人的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它(封建生产方式)是一种由土地和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生产方式,其中劳动力与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直接生产者(农民)与生产资料(土地)以特有的社会关系结合在一起……土地构成有‘公社土地、自主地和份地与领主经营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获得全面的发展B.体现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C.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13世纪后半期开始,欧洲新设立大学需要从合法的机构中获得有效的认可,这种做法已经被普遍接受。将一所大学作为予以认可的具有效力的机构由教皇或皇帝决定,因为只有他们才被认为有资格授予大学普遍认可的权利。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基督教会仍有较大的影响B.欧洲商品经济获得了发展
C.大学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D.宗教完全控制了市民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