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中古罗马天主教会与日耳曼民族统治阶级相结合,早期基督教会的教义已不能适应当时罗马天主教会的实际情况,其中私有财产权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首先,就教会本身而言,进入中世纪以后不仅受到了新的统治阶级以及社会上层的青睐,而且还受到了来自君主以及贵族馈赠。其次,公元10世纪商业的复兴打破了西欧封建社会一元化的经济结构,随着商业贸易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有财产。

——摘编自刘微等《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孕育出了众多的现代民族国家,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诞生。导致西欧社会结构分化裂变与凤凰涅槃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而其自身结构的特点更是不容忽视的。西欧封建社会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多重性特征,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正是这种多重性结构发展演变的客观要求。

——摘编自查振华等《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多重性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嬗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孕育出民族国家的有利条件。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3世纪初期,法国国王对地方市长发出指示,规定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逮捕教士以及怎样把逮捕的教士送交教会法庭。按照规定,教士只有在当场犯下诸如凶杀、绑架或伤人罪时,才能被城市司法官员逮捕,但仍然必须马上被送交教会法庭。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天主教会权力日益扩大B.城市自治权得到维护
C.封建制度出现瓦解趋势D.教会仍有较高的地位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教皇们开始将“帝冕”当作一种玩具,用以迷惑那些帮助自己的君主们的虚荣心,教会法一度笼罩着所有的世俗法体系,成为所有世俗法体系的“模仿榜样”。由此可知(     
A.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B.封建制度趋于解体
C.教会控制人民的思想D.封君封臣制度完善
2024-06-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卷(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阅读下面“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     

A.专制王权的加强B.民族国家的统一
C.市民文学的产生D.城市的兴起发展
2024-04-26更新 | 23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考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1世纪,西欧封建政权建立并巩固,城市、贸易获得发展。城市兴起后,人口一般由中小封建贵族、官吏、士兵、教士以及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构成,其中又以工商业者为主。12世纪,法国城市居民明显增加,市民阶层形成。为了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市民们联合起来,同封建领主顽强斗争。经过斗争,他们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还争得了城市的自治权利。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城市的统治地位,市民阶层迫切需要国家的统一和王权的强大。因而,它很快就与王权结成联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靠市民阶层的支持,法国的王权才得以逐渐加强。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市民阶层全面兴起。除了不断壮大的工商业群体,市民阶层还包括为数不少的商业性文化演艺人员,以及具有商业观念与城市意识的官吏、士人、地主、农民等。他们之间的社会等级关系并不是身份性的,而是在贫富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且随着财富状况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同时,各种市民社会组织的涌现,表明市民阶层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对城市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受到既有政治权力体系和小农经济的双重限制,南宋时期的市民阶层并没有成为主导城市发展的社会力量,更无法承担起社会变革主力的角色。

——摘编自陈国灿《论南宋江南地区市民阶层的社会形态》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后期法国和南宋市民阶层发展的异同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024-04-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公元12世纪,法兰西国王路易六世改组了御前会议。过去,御前会议由显贵、国王的封臣等大封建主组成,而改组后的御前会议则吸收了若干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后者在参议国事时很少受大封建主支配。这一措施(     
A.实现了城市自治B.促进了等级君主制的发展
C.强化了法国王权D.瓦解了法国的封君封臣制
2024-04-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
改组御前会议,吸收若于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
当阿基坦公爵去世时,让儿子竖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借此控制阿基坦的领土。
A.推动城市崛起B.加强国王权力C.建立民族国家D.发展庄园经济
2024-04-11更新 | 123次组卷 | 37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 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 ……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二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学考班)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天主教会不但为西欧封建统治辩护,使其显得非常神圣,而且它本身也是享有特权的最大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1/3的地产。到中古晚期,各阶层对教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与各国君主和贵族们觊觎教会财产不同,在与封建领主斗争中强大起来的市民不但痛恨教职人员贪婪,还发现神父经常曲解《圣经》,更是抵触教会许多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教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二   英法两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源于与新兴商人阶级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们保护市民免于频繁战争和封建主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们报以财政支援。由此,君主的财力人力日渐增强,国家机构也逐渐完备,在战争、海外冒险等方面的组织能力越来越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地位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两国王权战胜教权的历史作用。
2024-04-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考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古前期,封臣率骑士作战的时间一般以40天为限。如果服役期满,封臣可以率军撤离战场;如果战争没有结束,封臣因服役期满撤离战场,必然会导致战争失败。12—13世纪后,西欧诸国先后规定封臣不再带领骑士为国王作战,而是将作战费用折算为物款向国王缴纳。这一转变有利于(     
A.强化国王的征税权B.商品经济的发展C.加速骑士阶层衰落D.提升封臣作战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