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世纪末以降,西欧的教育发生了大的变化。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法律、医学等专门人才的需要量大增。为了满足这些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中世纪大学逐渐发展起来。其中著名的有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整编自朱寰主编《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   英国传统大学和非传统大学之比较


传统大学非传统大学
咸立时间13一16世纪19世记以后
办学者教会政府。私人捐助
办学宗旨实施精英教育开展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满足工业发展需要
课程设置古典人文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应用课程,职业技术课程
人才培养神职人员、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各行各业专业及技术人员
学生来源皇室、贵族及富家子弟中产阶级和普通百姓子弟
教师成分神职人员专业教师

——整编自徐继宁《英国传统大学和工业关系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后英国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3-11-01更新 | 245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3—19世纪,教会、国王、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下列能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C.D.
3 . 典型地反映从十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期间,相对于世俗君主罗马教廷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2023-06-10更新 | 66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教会认为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每当夜色降临,欧洲各地城市会实施宵禁。1617世纪,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赌博、跳舞等晚间娱乐活动已是宫廷贵族日常生活。17世纪中后期,城市普通市民也开始享受夜晚生活,英国咖啡馆、餐厅、小酒馆可以通宵开放。18世纪是欧洲城市夜晚急剧变化的时期,一些城市夜晚也不再关闭域门,甚至连城墙都推倒了。进入19世纪,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夜晚的拱廊遍布汽灯,灯火辉煌,是巴黎最大的购物场所。伦敦也出现了斯特兰德广场、莱斯特广场和皮卡迪利广场三大夜生活商贸中心。

材料二   进入18世纪后期,夜晚劳动的行业比比皆是。1816年英国棉纺织厂的女工和童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18小时,其间用餐时间只有40分钟。类似的状况引发了劳工群体的抵抗。在这一时期,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出现了轮班工作和“三班制”劳动方式,夜间劳动从此成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

材料三   人类在黑夜的很多活动其实都具有经济意义,无论是夜生活的兴起,还是夜间劳动,本质上都是夜间的经济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欧洲夜间生产劳动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欧洲近代夜间经济活动。
2022-07-09更新 | 556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需要掌握读写算基本能力,需要进行行业技巧训练,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在西欧某些城市学校和教会学校的基础上,专门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产生了。上述材料反映了(     
A.教育朝着精英化的方向发展B.城市教育世俗化趋势明显
C.近代科学知识得到社会重视D.王权加强促进教育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助推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4-05-3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12世纪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入学资格等。从教学内容上看,城市学校注重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知识的学习。这反映出(     
A.城市教育的世俗化趋势明显B.西欧出现人文精神萌芽
C.近代科学知识得到社会重视D.教育向精英化方向发展
2024-05-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1世纪以来,欧洲的城市纷纷设立市政会,制定了城市法、市场法。后来城市商人还主导组织了许多城市联盟,如汉萨同盟等。这些城市同盟在不同程度上享有征税、铸币、设立度量衡、招募军队、缔结同盟和发动战争的权力。这反映出(       
A.欧洲城市自治渐成趋势B.商业发展导致王权削弱
C.欧洲国家主权意识增强D.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477年,西欧低地国家(今荷兰等地)许多市镇集会,向领主提出不得在未获取各市镇同意之前对外宣战或颁发新税令等要求,领主只得接受。此现象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A.城市自治的倾向B.中央集权的趋势
C.社会环境的动荡D.王权削弱的迹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古时期,西欧不少港口城市从海洋贸易中获取巨利。由于跨海远程运输风险巨大,且需集中投入巨额资金,使这些海运城市中的商人逐渐发展了以银行贷款作为基础的信用制度以及分摊风险的保险制度。上述现象表明当时西欧(     
A.城市信贷行业应运而生B.商业革命加速资本集中
C.经济形态转型趋势初显D.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