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14世纪英国达勒姆(Durham)修道院村民会议的原始记录显示“这个镇的所有佃农都被命令,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村官的召唤下来讨论与本镇利益有关的共同事务。”“经共同同意,每个人都要遵守他们大家自己同意的无论什么规则。”据此可知,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       
A.由君主直接管理基层B.基督教会的影响微弱
C.具有鲜明的自治特点D.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4-04-01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4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1000-1340年间欧洲部分地区人口的大致数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其变化主要得益于(       

地区

1000年

1340年

地中海

希腊和巴尔干

5

6

意大利

5

10

伊比利亚

7

9

西欧和中欧

法国和低地国家

6

19

不列颠群岛

2

5

德意志和斯堪的纳维亚

4

11.5

A.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B.城市自治的推进
C.东西方经济交流扩大D.社会环境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3世纪后期,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了一个商业、政治联盟——汉萨同盟。位于沿海地带或通航河流两岸、或有自主权的城市,才能加入该同盟。西、北欧君主国在与汉萨同盟建立商业关系后获利颇丰,纷纷欢迎其在本国开设商站。这表明(     
A.德意志主导北大西洋的贸易B.重商主义催生城市自治
C.商人阶层崛起影响历史进程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2024-03-03更新 | 396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全国卷统编版,12+3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127年,威廉·克里托伯爵授予圣奥梅尔城市特许状,确认市民古已有之的牧草权和免除军役权,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骑士税和诉讼税,城堡驻军的非正当勒索、税金及封建人头税。据此可知,特许状的授予有助于(     
A.减轻农奴负担B.削弱骑士阶层C.活跃城市经济D.瓦解庄园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4世纪末,塞萨洛尼基(希腊)、根特(比利时)等欧洲许多城市发生了工人暴动。这一时期佛罗伦萨的普通工人也曾夺取了城市并掌权达三年之久。这可以用来说明(     
A.文艺复兴推动了思想解放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条件
C.城市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D.专制王权强化激化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世纪早期的英国,国王更多的是作为封建领主而存在,具有很强的封建属性。其名言“国王要靠自己过活”,那一时期的民众所认同的更多的是与其有紧密联系的领主。到11世纪,英王威廉一世以一场“誓忠会”改变了之前的附庸原则,确立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这一举措(     
A.摧毁封建守旧势力统治基础B.成为君主立宪制度的渊源
C.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D.导致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在1300年的仪式上,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高坐在君士坦丁皇帝宝座上接受群众朝拜,他头戴皇冠,胸挂十字架,手中的牧杖与腰间的宝剑同时熠熠生辉,并高声叫喊道:“我是恺撒!我是皇帝!”由此推知(     
A.教会与世俗王权实现平衡B.奠定了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C.君权神授理论的政治实践D.教权达到巅峰并渐趋衰落
2023-12-2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6世纪晚期,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认为贵族之间的决斗有利于好武精神,还有助于统治集团内部新老贵族的联合,还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英女王的态度旨在(     
A.推动城市崛起B.发展国王权力
C.强化国家认同D.维护贵族利益
2023-12-1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坐标中,曲线所反映的是西欧(     

A.教权演变B.王权演变C.贵族权力变化D.市民权力变化
2023-12-14更新 | 221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由此推知,中世纪的西方(     
A.封君封臣制度解体B.反对神学斗争激烈
C.王权摆脱教会控制D.权力主体的多元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