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博洛尼亚大学地处意大利北端、雷诺河畔,是欧、非、亚三大洲的交通要道和贸易中心。作为一个自由城市,博洛尼亚在11世纪繁荣起来,各路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比比皆是。1088年,被后人誉为“法律之灯”的欧内乌斯在博洛尼亚创办了法律学校(博洛尼亚大学的前身之一),他杰出的声望招来了大批老师和学生。在博洛尼亚大学,老师成立自己的行会,学生也有自己的社团,慕名而来的学生数量众多,并且大多出身尊贵,地位显赫,反而获得了大学的掌控权,教师仅保留对学生进行考试、发放教学资格证书或制定公共试用期的权力。

——摘编自李飞《大学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德国哥廷根大学被誉为“数学的麦加”。但自1933年德国颁布了《重设公职人员法》以来,多名数学家被迫离职。截至1935年底,巴有44名德国数学家被迫离职,其中以犹太学者居多。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成为共识。德国数学家库朗在纽约大学创办了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涵盖了数学、力学、计算机、统计和概率论等研究方向,其研究团队中成长出了9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彰显了巨大的成效,研究所也被誉为“世界应用数学分析之都”。

——摘编自李工真《20世纪“世界数学研究中心”的洲际转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博洛尼亚大学创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人才流亡美国的影响。
2024-01-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联考备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实用性联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6世纪晚期,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认为贵族之间的决斗有利于好武精神,还有助于统治集团内部新老贵族的联合,还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英女王的态度旨在(     
A.推动城市崛起B.发展国王权力
C.强化国家认同D.维护贵族利益
2023-12-1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3 . 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由此推知,中世纪的西方(     
A.封君封臣制度解体B.反对神学斗争激烈
C.王权摆脱教会控制D.权力主体的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中世纪的英国,新国王加冕典礼上的加冕宣誓是一个重要环节。国王的宣誓内容包括:“确保基督教会的安全”“严禁劫掠或无故侵犯他人”在司法审判中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等。这些誓词被认为是国王必须遵循的治国原则。材料表明中世纪的英国(     
A.王权在道义上受到制约B.“王在法下”原则被普遍遵循
C.基督教会权力日益膨胀D.封建制度得到发展和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1世纪以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这里,市民阶级有一件对付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货币。货币在中世纪早期的典型封建经济中几乎是没有地位的。封建主或者是用劳役形式,或者是用实物形式,从他的农奴那里取得他所需要的一切。这说明城市的兴起(     
A.加剧了西欧分裂格局B.强化了世俗君主权力
C.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D.促进了封建关系解体
2023-08-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君主们迫切需要“正朔”,因为以血统作为基础的权利构成,必然会随时间推移而被逐渐冲淡,因此他们大力赞助艺术,建造宫殿、树立雕像,同时加强与教会的联系。据此可知(     
A.君主与教会共享城市控制权B.国家认同的观念得以强化
C.市民阶层与君主的利益一致D.古希腊罗马文化全面复兴
2023-04-23更新 | 632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云南、黑龙江、吉林、安徽、山西五省通用)-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妇女的“黄金时期”。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缺乏,致使很多妇女流入城市。每个城市都能看到妇女从事洗衣工、守门人和澡堂服务员的工作,妇女还可以参加行会,1319年,在伦敦的纳税人记录中,女性纳税人占4%,这说明了(     
A.妇女成为国家纳税的主体B.社会生活中男女完全实现平等
C.传染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D.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充满活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随着日耳曼、汪达尔等蛮族大量融入罗马社会,其经商头脑深深影响了西欧人的生活观念,日耳曼人也接受了罗马教育并发明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9世纪时,欧洲人频繁地前往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繁华城市进行贸易,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重新建立起了西欧与东方的联系。中世纪欧洲就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摘编自张海《欧洲发展史新释——从古代到工业革命》等

材料二   1314世纪,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自治权的出现促生了近代西欧地域文化的出现。14世纪后,人文主义者强烈疾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神学观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取代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17世纪前后形成的科学理性观念,深刻影响着近代西欧社会。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甚嚣尘上,世俗教育和技术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近代西欧文化成为社会转型的支撑。

——摘编自冯英《人文主义: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地域文化的特征并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西欧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2、13世纪时,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     
A.制约了代议制民主的发展B.利于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
C.得益于近代民族国家支持D.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6世纪,教会援引(圣经)的说法向信徒征收“什一税“。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命令人民交纳此税。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一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作“查理曼帝国”。据此可知
A.法兰克王国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
B.王权与教权结合是查理曼帝国统治的主要特点
C.基督教会控制了欧洲的精神生活操纵欧洲发展
D.教会拥有庄园和土地,是实质意义上的封建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