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日本大化改新推行“班田收授之法”,班田每六年一次。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国家收回。获得口分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庸调并被课以杂徭。其情形有如下表。由此可知,这一改革措施(     
口分田每段纳稻二束二把

正丁(24—60岁男子)次丁(61—65岁男子)少丁(17—20岁男子)
朝廷徭役每年十天,可用布2丈6尺代替。正丁的士
纲8尺5寸、丝8两、绵1厅、布2丈6尺及其他农副产品。正丁的士正丁的
杂徭地方翻投60天30天15天
A.加剧了土地兼并B.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C.限制了幕府势力D.模仿宋代的赋税制度
2023-12-15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日本大化改新后,律令规定“位田、赐田、及口分田、垦田等类,是为私田”,但又规定它们不许自由买卖。这一规定意在(     
A.模仿唐朝均田制B.稳定小农经济
C.发展庄园制经济D.限制幕府势力
2023·福建·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857年,美国总统给日本的外交信函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美国驻日领事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幕府权力日趋式微B.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C.外交政策转向亲美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渐瓦解
2023-11-28更新 | 1941次组卷 | 1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浙江专用)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的创新者。对下图所示地域居民创造的相关文化成就,解读错误的是(       

①地居民修建了万神殿②地居民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③地居民创制了巴利文④地居民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A.①B.②C.③D.④
2023-11-20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下列能体现“达到高峰”的史实是(     
A.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B.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C.贵族和庄园领主豢养大批武士D.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统治
2023-11-09更新 | 370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4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下列对日本古代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武士集团崛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B.效仿唐朝制度,将地方划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C.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宗教大权
D.诞生了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A.幕府统治B.倒幕运动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
8 . 古代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列文化成就能佐证中华文化深刻影响古代日本文化发展的是(     
①平假名和片假名                      ②大和绘和浮世绘
③《源氏物语》                         ④法隆寺和唐招提寺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 . 据下表判断
朝鲜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
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
日本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
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
越南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
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
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
C.中西文化双向交流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
2022-05-14更新 | 1369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史载,从公元630年到894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有19次。随同他们而来的,多则五、六百人,少则一、二百人,除随从和水手外,还有大批留学生、学问僧和各种文化技术人员。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A.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B.促进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造就了大东亚文化圈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2022-02-08更新 | 3121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启超中学等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