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一些学者根据文明传播理论提出“海上来源说”,认为哈拉巴文明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曾经有一批精英泛舟而来,从波斯湾带来了先进的苏美尔文明,在他们英明领袖的领导下, 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使土著文明发生质的变化。据此能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印度文明缺乏本土性B.印度文明是苏美尔文明的后裔
C.印度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存在密切联系D.印度文明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2021-04-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高丽开国后,王建对内着手恢复秩序。高丽王朝曾采取的措施有(  )
A.仿效中国实行三公九卿制度B.地方分为十道并推行土地国有
C.选官用人引入中国九品中正制D.由穆斯林担任行省总督等重要官职
3 . 史料实证意识是历史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如果研究印度13世纪的历史,可以搜集
A.笈多王朝时期的史料B.清真寺建筑的历史
C.印度教传播情况的记载D.孔雀王朝时的记载
2021-04-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

材料二 在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日本统治阶级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主张参照隋唐封建制,局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张玉祥等《论日本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是如何应对统治危机的?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这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革新”诏书,仿照唐制,推行改革。改革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废除部民制度,实施班田收授制度。第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置八省分理各项事务,百官均由中央任命,地方设国、郡、里等各级行政机构。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743年,日本政府颁布《垦田永年私财法》,承认了土地的私有,随着土地私有潮流的进一步发展,至8世纪末,班田制瓦解殆尽,大量农民逃亡,国家税收锐减。许多破产农民依附于地方豪强或者神社。在领主们的纷纷要求与压力下,庄园获得了“不输不入”的特权。众多的庄园领主得到了对庄园农民的一元的行政权、司法权。到12世纪,庄园制成为全日本最基本的土地制度。

——摘编自王文杰等《论中世纪日本与西欧庄园制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大化革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8世纪中叶以来日本庄园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024-04-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6世纪末,日本大将丰臣秀吉率20万大军侵略朝鲜。因此,朝鲜采取的对策是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C.联合中国军队抗击侵略D.建立军事机构一幕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