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日本大化改新推行“班田收授之法”,班田每六年一次。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国家收回。获得口分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庸调并被课以杂徭。其情形有如下表。由此可知,这一改革措施(     
口分田每段纳稻二束二把

正丁(24—60岁男子)次丁(61—65岁男子)少丁(17—20岁男子)
朝廷徭役每年十天,可用布2丈6尺代替。正丁的士
纲8尺5寸、丝8两、绵1厅、布2丈6尺及其他农副产品。正丁的士正丁的
杂徭地方翻投60天30天15天
A.加剧了土地兼并B.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C.限制了幕府势力D.模仿宋代的赋税制度
2023-12-15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日本大化改新后,律令规定“位田、赐田、及口分田、垦田等类,是为私田”,但又规定它们不许自由买卖。这一规定意在(     
A.模仿唐朝均田制B.稳定小农经济
C.发展庄园制经济D.限制幕府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整个日本历史来看,大化改新的全面‘中国化’,只是日本漫长历史中一个小小的插曲,是日本历史之旅中的一次短暂脱轨……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最终主要遗留在了文字、文学、服装、建筑、科技等表层文化、物质文化方面。”大化改新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     
A.实行闭关锁国B.将军掌握实权
C.建立中央集权D.引入科举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1970年在西安发现的日本“和同开珎”钱币。此钱币圆郭方孔,币面为“和同开珎”四字,系仿唐开元通宝而铸。由此可知(     
A.日本照搬唐文化发展本国文化B.日本是中国的众多藩属国之一
C.唐朝与周边国家经济往来频繁D.唐文化传播影响日本文化发展
2023-10-08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7世纪起,日本全面学习中国,使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打下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唐风时代”。伴随着唐朝的灭亡,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也趋于饱和,从10世纪起,日本出现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称为“国风文化”。日本从“唐风时代”到“国风文化”说明了日本(     )
A.实行了政治改革,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融合了中国的佛道思想,神道文化逐渐发展起来
C.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本土文化也得到发展
D.借鉴了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
6 . 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中期,班田制(仿唐朝均田制)难以为继,国家不再按人身而按土地征税、摊派徭役,并登记土地实际占有者的名字,土地所有者称为“名主”,名主在向国家纳税和承担徭役同时,在乡村中享有特权地位,后来很多名主逐渐发展成享有“不输不入”特权的“大名”,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干涉庄园事务。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日本(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
C.天皇统治井然有序D.大化改新以失败告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武士在日本最初被称为“侍”,意思是卫士或随从,重要从事与战争有关的活动,10世纪贵族及庄园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重要性日益增强。以下关于日本历史上武士的论述正确的是(       
A.“大化改新”时期,武士集团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镰仓幕府统治时期,武士对将军承担纳贡兵役等义务
C.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武士集团实行锁国政策,抵御了外来侵略
D.明治维新时期,武士集团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8 . 中国既是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国家,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留于唐国学者,皆学以成业,应唤。且其大唐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推古天皇二十三年(623年)

其臣连等伴造国造(均为世袭贵族名称),各置已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已财,争战不已。或者兼并数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及进调赋时,其臣连伴造等,先自收敛,然后分进。修治宫殿,筑造陵园,各率已民,随事而作。……强盗窃盗并起之,不可止。

——《日本书纪》孝德天皇大化元年(646年)

材料二   “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双翼(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

——《高丽史》

材料三   早期东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中心在黄河、长江流域,主体是涵盖中国大部地区的“早期中国文化圈”,东南包括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屿,东部涉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岛,北向波及亚欧草原,西向触及中亚。

——韩建业《全新世亚欧大陆的三大文化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用一句话概括其改革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朝鲜高丽王朝进行制度革新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两国制度文化革新的共同特点,并结合唐朝佛教发展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中心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下列对日本古代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武士集团崛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B.效仿唐朝制度,将地方划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C.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宗教大权
D.诞生了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10 . 朝鲜古代使用汉字,文言分离,只有士大夫可习汉文,因此平民多文盲。1443年,李世宗召集郑麟趾、成三问等学者,在研究朝鲜语音和汉语音韵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表音文字,并编印成书,公布周知。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新的表音文字即为谚文B.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了东亚地区发展
C.新文字推动了文化发展D.《三国史记》的出版得益于新文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