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说:“唐朝三百年间,学生、僧生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日本对中国的优点进行整理提炼,咀嚼吸收,形成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A.日本社会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B.中华文化促进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C.日本文化水平超越了中华文化D.留学唐朝开启了日本文明发展的进程
昨日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始建于7世纪初的日本法隆寺五重塔,其建筑布局采用了两种长度单位,即出自中国的“市尺”和源自日本渔业生产劳动的“ 鲸尺”。南北朝时的魏齐古尺81市尺等于64鲸尺,即市尺数为“九九”有天的含义,鲸尺数为“八八”有地的含义。这反映出(     
A.中华文化促进日本社会发展B.日本对中华文明的借鉴推崇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互鉴密切D.东亚地区文化交流障碍消除
昨日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藩属国朝鲜发生了一次政权更替。以下为相关记载。对以下史料的认识,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朝鲜国王李珲为其侄李倧所篡,乃借称彼国王太妃顺臣民之心,以废昏立明。《明熹宗实录》天启三年四月条
李珲原以前王李昖次子得立,素称仁柔。李倧其亲侄也……在李珲左右用事……入春,因见李珲有疾,遂令心腹陪臣建议将平山节度使李贵教练兵马五百人调赴王京防御,又密约继祖母王大妃于三月初九日于宫中举火为号,李倧……领兵入宫,绑缚李珲投烈焰中,……李倧遂即王位。(明)毕自严《石隐园藏稿》
(天启)三年四月,国人废珲而立其侄绫阳君(倧)。(清)《明史》
A.《明熹宗实录》《明史》作为史料,应注意时代变迁
B.《石隐园藏稿》细节描写较多,还原了历史真相
C.《明熹宗实录》成书较早,所以可信度相对较高
D.清《明史》作为官方正史,其解读更具有权威性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7 世纪时,日本大规模地从中国引进佛教,并按照中国京城的样式建造了新的奈良城;天皇还采用了使节从中国学来的官职、品阶和律令,但是日本并没有复制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此推知,日本文化(     
A.体现了独立发展特点B.融入了儒家文化圈
C.借鉴了中西文化精髓D.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670年,日本天智天皇在全国范围内制定户籍,名“庚午年籍”。692年,持统女帝设立了“班田大夫”一职,并首先在大和、河内、摄津、山背“四畿内”实施班田。奈良时代(710~784年),国学每年都要进行严格的考试,成绩优秀者即可参加国家的任官考试。这些可用于说明(     
A.政治制度是中日交往的主要内容B.中华制度文明对日本的辐射
C.古代日本未形成稳定的本土文化D.中日两国间商贸往来较频繁
2024-05-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于都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0世纪末,日本一些封建领主纷纷要求朝廷免除中央征税官吏进入庄园的特权。例如东大寺茜部庄规定了该庄园的不入特权:“四至为界,检田使、收纳使、四度使永不得入部。”这一现象表明当时日本(     
A.幕府政权威胁了天皇统治B.封建依附关系日趋强化
C.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冲击
7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中世纪阿拉伯民间集体创作《天方夜谭》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的桥梁
B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后世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C日本平安时代紫式部创作《源氏物语》日本古代文化完全受到中国文化影响
D19世纪中期英国人流行喝“下午茶”中国茶文化传遍世界
A.AB.BC.CD.D
2024-05-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如表中的资料均选自日本历史上重要法律文献。这反映出当时日本(     
资料资料来源
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十七条宪法》(604年)
古人曰:来有其身正影曲,其政正国乱者。此所谓正,无欲也《贞永式目》(1232年)
君臣僧俗,贵贱上下,均须维护仁义礼智信,不可稍违《长宗我部元亲百条》(1597年)
A.制定法律以儒学为依据B.法律侧重维护封建伦理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变化D.儒学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世纪30年代,幕府将军颁布法令,禁止日本人到国外去,违者处死,同时禁止建造大型船只,禁止进口外国书籍。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推行大化改新B.幕府统治难以维持
C.实行锁国政策D.重视保护民族工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孟广林在《世界中世纪史》中指出:“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但随着假名文字的发展,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的‘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该学者意在强调(     
A.日本文化在交流中创新发展B.日本自身文化有很强的本土性
C.中日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D.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