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元前13世纪至前7世纪,雅利安人在征服整个北印度的过程中,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文化,逐渐从游牧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实现了向奴隶社会的过渡。由此可知,雅利安人的迁徙(     
A.造成了古印度文明的中断B.加剧了农牧世界的冲突
C.将印度卷入“希腊化”潮流D.塑造了早期的印度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9世纪始,日本形成的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日本绘画艺术的这一发展历程实质上反映了(     
A.市民阶层文化的高涨B.资产阶级的艺术追求
C.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D.文明开化的社会变迁
3 . 镰仓时代以前,武士阶层只是贵族统治者的附庸,自己本身并没有信仰。但镰仓时代(1185年一1333年),武士建立起幕府统治,迫切需要精神文化来和政治地位相匹配。于是幕府统治时期(     
A.形成了武士道精神B.开始传播佛教文化
C.倡导文化教育普及D.宣称是太阳的后裔
4 .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图为古代某一时期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该图的主题是(     

A.汉代对外交通B.佛教传播路线C.唐朝主要商路D.元朝对外交往
5 . 据日本作家丸山清子著《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中白居易诗达106处之多。这说明(     
A.日本民族文化享誉世界B.中日两国市美互鉴频繁
C.中华文化辐射影响东亚D.文化交流推动中日邦交
6 . 公元8世纪,日本在京城建立大学寮,学生为官员子弟,人数在四百人左右,设秀才、进士等科,以《周易》《尚书》《周礼》《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作为指定教科书,学生毕业后被称为“举人”,接受任官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官职。据此可知,日本(     
A.照搬唐代的科举制度B.以唐制为蓝本实行改革
C.在全国推广中华文化D.采用儒家思想培养官吏
7 .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汉谟拉比法典》详细规定了臣民义务及违反法律后的具体惩罚体现了轻罪重罚的法律思想
B中古西欧基督教会拥有大量庄园与广袤土地,还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维护和强化了世俗王权的统治
C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编撰《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朝鲜史学受到中国影响
D拜占庭与俄罗斯皆信奉东正教拜占庭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
A.AB.BC.CD.D
8 . 古代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列文化成就能佐证中华文化深刻影响古代日本文化发展的是(     
①平假名和片假名                      ②大和绘和浮世绘
③《源氏物语》                         ④法隆寺和唐招提寺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 . 《高丽史》载:“高丽太祖开国之初,参用新罗、泰封(朝鲜半岛政权)之制,设官分职,以谐庶务。然其官号或杂方言,盖草创未暇革也。”这说明高丽(       
A.受到儒学深刻影响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全面仿效唐朝制度D.一定程度上承袭了本土文化
10 . 日本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口头语言,但是就日本的文字而言,它却是在中国的汉字逐渐传入日本以后才逐渐产生的。这反映了
A.古代日本没有形成本土文化B.中华文化对古代日本影响深远
C.日本对中国文化全方位吸收D.儒学对日本上层社会影响广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