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5世纪中叶.朝鲜官方颁布了《训民正音》。该书系统介绍了官方创制的28个标音字母文字,并配有详细的解例,开篇序言即写道:“愚民(指不通中国语言文字的人)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矣。”由此可知,当时朝鲜
A.汉字的普及程度较高B.官派留学中国热情高
C.受到“西学东渐”影响D.文化世俗化趋势凸显
2 . 8世纪中期,日本土地私有成为趋势,贵族乘机广占土地,建立庄园,中小地主和农民也纷纷求庇于其中。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大量豢养武士。至12世纪,日本进入幕府时代。由此可推知,日本古代庄园的发展(     
A.推动了中央集权体制的瓦解
B.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
D.加速了日本社会封建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646年,日本天皇宣布全国土地为“公地(天皇的土地)”。公元723年,天皇又颁布垦田“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掘沟渠而开垦的田地准予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予终身占有。这一变化表明日本(     
A.封建化改革以失败告终B.政府实际承认土地私有
C.幕府割据势力不断膨胀D.农业灌溉技术迅速发展
2023-11-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双江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印度教开始摆脱只属于某一特定地区之中特定阶级宗教的狭隘属性,发展成为拥有众多信徒、真正代表印度的宗教,它包罗南亚次大陆所有的宗教派别、哲学思想、信仰观念,并无统一经典,也没有绝对必须信奉的神灵,信徒只要尊敬婆罗门,理论上接受吠陀经典即可。这体现印度教(     
A.继承了以往婆罗门教的开放包容性B.传播方式兼顾时代变化和文化传统
C.缺乏完整体系实际上信仰相当无力D.内容博大有利于消除各类教派矛盾
2023-05-21更新 | 64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德川幕府于 1433年发布锁国令以后,日本仍然从中国进口砂糖等货物,1637年从中国进口砂糖的重量为160万斤,1641年为 574万斤,1662年为 393万斤。这从侧面反映了该时期的日本(     
A.与中国经济往来密切B.国内政局逐渐稳定
C.手工业经济发展滞后D.对外政策时有变化
2023-07-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佛教产生之后,因主张“众生平等”“而受到底层人民的欢迎,同时得到了孔雀王朝的大力支持,于是兴盛起来。此后,印度教因广泛吸收和消化了各地的多神信仰逐渐兴起,并得到笈多王朝支持,从而取代佛教称为印度的主要宗教。这一变化说明
A.宗教地位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B.印度教教义相比佛教更为系统
C.宗教的兴衰取决于统治者态度D.印度教对印度政治的影响更大
7 . 高丽王朝前期,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妇女再嫁是一种普遍的现象。1389年,高丽出现了禁止官僚妻妾再嫁的规定,“违者坐以失节……自愿守节者,旌表门阆,仍加赏赐”。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高丽积极借鉴唐制B.丰臣秀吉的侵略
C.理学在朝鲜的传播D.官僚制度的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