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美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墨西哥三文化广场

“三文化广场”是由代表三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建筑组成:古代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祭坛遗址、16-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筑的教堂以及20世纪50年代现代建筑风格的外交部大厦,这些建筑奇妙地共存于一个广场上。它的“灵魂”是铭刻在广场纪念碑上面的碑文“1521813日,曾经被夸乌特莫克(阿兹特克人首领)捍卫着的特拉特洛尔陷入科尔特斯(西班牙殖民者)之手。这不是胜利,也不是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日的墨西哥。”

——摘编自张家哲《站在墨西哥城的三文化广场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墨西哥三文化广场代表的三种文化类型及其整体文化特征,并分析其蕴含的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千多年前,玛雅人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但当西方殖民者到访时,却仅剩残垣断壁,玛雅文明的消失之谜引发了学者的一系列思考。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在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中,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玛雅文明所在地既有许多山地,又有大片石灰岩地貌,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它们均属于山地、高原型文明,与亚、非、欧诸文明在地理环境上有明显差异,即地理环境更为恶劣,故文明的进化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各文明之间呈现封闭孤立状态。虽然印第安人在物质生产方面相对落后。在社会形态进化方面极其缓慢,但是他们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是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 Hodell等对尤卡坦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时期,而这恰好对应着玛雅文明的衰落时期。

——摘编自吴文祥、胡莹、周扬《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材料三   公元300年,玛雅文明迎来了生育顶峰,人口达到600万,但是却在不到200年时间里,人口锐减到不足50万人。其间,抢夺土地引发的战争此起彼伏,战争毁坏了仅有的农田,让粮食危机变得更加严重。公元1839年的时候,西方人发现的玛雅古城已经荒芜一片。有学者认为玛雅文明是农业社会中的一个特例,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不会遇到。研究表明,被殖民的土地被要求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种植业,比传统农业更具有破坏性。如英属北美殖民地曾是重要的烟草种植基地,烟草作为一种农作物对矿物元素的吸收,是一般农作物的几十倍,只要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5年,这片土壤(天然肥力)将完全被榨干,甚至保护土壤流失的小草都无法生长。然而近代英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对烟草的种植并无节制。图1、图2为拍摄于20世纪初的,土壤退化后的北美洲村落以及北美沙尘暴袭击村庄的情景。


——摘编自高广银《玛雅文明为何突然消失了?为何说我们正在重蹈覆辙?》


(1)材料一中的两则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学界对"气候环境因素在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4)探究历史上一个古代文明的衰亡,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美洲拥有其他大陆没有的特殊农作物,如马铃薯、玉米花生、番茄等。手工业有陶器、武器制造和农业工具加工。贸易物品包括棉布、蜂蜜、和奴隶等。由此可知,与古代非洲文明相比,古代美洲
A.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立性B.对外贸易扮演了重要角色
C.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D.因自然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
2022-03-23更新 | 596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一、邮票的中外联合发行

联合发行邮票是中外两国同时发行相同题材、甚至相同图案的邮票,其中历史元素往往是联合发行邮票的主要选题。以下是中外联合发行的部分邮票。

1.以上五组邮票中涉及到五个中国以外的古代文明成果。将这些文明成果所属的序号与下列示意图中的位置相匹配。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2.套票(1)所示的两处宫殿建筑群,目前的主要职能是(     )(单选)
A.图书馆B.出版社C.博物馆D.政府机构
3.套票(2)中,图坦卡蒙的身份是(     )(单选)
A.君主B.祭司C.诸侯D.外戚
4.套票(3)的两个建筑,除体现高超的建筑艺术外,还能体现(     )(单选)
A.民主与选举B.信仰与祭祀C.航海与贸易D.选官与监察
5.套票(4)所示的两个建筑均与某宗教有关。该宗教是(     )(单选)
A.婆罗门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6.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套票(2)图坦卡蒙法老金面罩头像所代表的文明的原始史料有___________(双选)
ABCD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电影《埃及艳后》
剧照
2022-11-12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玛雅文明迅速衰败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等说法。如有人从考古的角度证明玛雅文明衰败的时间恰好是该地常年干旱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考古证据,所以玛雅文明衰败的原因是自然灾害
B.历史解释受史料、立场和角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C.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导致玛雅文明开始衰败
D.解释众说纷纭,无法知晓玛雅文明迅速衰败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金字塔聚集区,有大小金字塔万余座,不过最完美、最引人注意的当属吉萨的三座,其建筑的技巧远今无人能解。吉萨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5米,估计是在公元前2560年完成的,约由230万块切割的石块堆叠而成,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这些石头可以供应30个纽约市所需的石材。在孟菲斯的周围,残存的祭祀神殿、金字塔、坟墓等建筑几乎都是无可匹敌的人类遗产。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许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前去观光游览。近十年来,参观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内部湿度不断上升、化学物质增加,从而损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为了更好保护金字塔这一珍贵古迹,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为保护金字塔年。

——摘编自宋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材料二   科潘第15王卡克易普亚完成了著名的“象形文字台阶金字塔”的建造,该建筑西侧台阶均用雕刻有象形文字的切割石块砌成,上面共有2 200个文字,是玛雅世界现存最长的文字资料。这些文字记录了从科潘第1王开始历代国王的在位时间和主要事迹。台阶两侧装饰着可以沟通冥界和人间的百足虫蜈蚣的身体。金字塔上面的神庙已经完全坍塌,但残留了一些重要的雕刻部件,包括象征武士精灵的蝴蝶翅膀、刀形的屋顶装饰、捆绑俘虏的绳索等,充满了武力和祭祀的血腥性。

——摘编自李新伟《触摸玛雅文明之科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埃及金字塔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并指出埃及金字塔的现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玛雅“象形文字台阶金字塔”遗址的文化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雅“象形文字台阶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的异同。
7 .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简称“世界文化发展日),其宗旨为“为多样性和包容做一件事”。2021年5月,在第20个世界文化发展日,某学校制作了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主题的一系列展板。

展板一:古文字中的世界文化

两河流域形文字文物代表埃及象形文字文物代表那尔迈调色板中国甲骨文

古代西亚的禊形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等古文字,在长期失传之后,经过近代人长期不懈的研究逐渐被成功释读。但还有一些文字,如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和美洲玛雅人的文字,仍未被释读出来


(1)根据展板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释读古文字的价值。

展板二:学者眼中的世界文化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2)根据材料并运用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