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中南美洲成为全世界的蔗糖生产中心。起先是在西班牙殖民地牙买加等岛屿,然后转移到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巴西。17世纪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建立种植园,成千上万的非洲黑奴被贩运到此。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蔗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商品,在美洲生产,在欧洲销售……17世纪的英国,来自亚洲的茶叶和加勒比海的蔗糖完美邂逅,红茶和糖在英国人的杯子里相遇,引领了此后几百年的社会风尚……18世纪之后,在英国,糖已经从一种奢侈品和稀有品变成一种日用品和必需品。

——摘编自【日本】北川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等

根据材料指出中南美洲成为全世界蔗糖生产中心的因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中南美洲甘蔗种植业发展的影响。
2024-05-0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发展中心具有生成、发展与衰落的生命周期,从而导致世界发展中心的转移。世界发展中心形成于古代亚洲,近代以来转移到欧洲和北美,目前出现向亚洲太平洋回归的新趋势,并形成其新特征。

——摘编自金泓汎、全毅《世界发展中心转移与亚太发展中心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世界中心的变化,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3-24高三上·山东青岛·期中
名校
3 . 以下是《全球通史》第六编目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六编____(公元15001763年)

22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

23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

2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2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关】《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请给第六编拟定一个标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11-16更新 | 197次组卷 | 9卷引用:历史(福建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列强在美洲和亚洲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在美洲,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掠夺新大陆的自然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黄金和白银。后来又让美洲为欧洲市场生产高价值的农作物,如烟草、蔗糖、咖啡等。而在亚洲,欧洲列强的第一个目标是控制部分亚洲贸易,包括来自印尼群岛的香料、来自印度的棉织物、来自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欧洲、美洲和亚洲新的全球范围的贸易也标志着全球资本主义的诞生。

                                                               ——摘编自【美】杰弗里·萨克斯《全球化简史》

材料二 大帆船贸易的庞大规模让马德里感到惊恐:流出了太多的白银,又流入了太多的丝绸和瓷器,虽不可能计算得出具体数字,但美洲银矿的产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输往了中国。白银不是唯一被贸易所驱动而横渡太平洋的,没有哪个大规模的人类群体比中国人更快地接纳了美洲的粮食作物。

                                             ——摘编自【美】查尔斯·受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列强在美洲和亚洲扩张的不同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柑橘,原产中国南方。10世纪以前,柑橘属于稀有果品。1013世纪,宋皇室视柑橘为珍品,用以赏赐臣工、使节,文人士大夫亦将其作为社交活动时的馈赠佳礼。这时期,嫁接技术的普及使柑橘物美价廉,品种众多。南宋都城临安不但售卖产自今广东、江苏等地的罗浮柑、洞庭橘,还设置有买卖柑橘的专门区域。北方虽非柑橘主产区,但柑橘也倍受少数民族上层喜爱,各政权在与宋交往中用多种渠道获取柑橘供应。柑橘逐渐成为了当时中国产销第一的南方水果。

——摘编自张凤岐《文化、市场与技术:1013世纪柑橘在中国的扩张》

材料二   15世纪末,哥伦布将甘蔗带到美洲。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在巴西建立了甘蔗种植园。17世纪早期,加勒比海沿海地区的热带雨林几乎被砍伐殆尽,代之以荷兰、英国和法国建造的大规模甘蔗种植园。17世纪中期,仅巴巴多斯一岛就有八百个甘蔗种植园和八万多名奴隶。但由于种植作物单一,这些地区的粮食严重依赖进口,除了暴富的种植园主,大多数人民长期饥饿贫困,这种状况影响至今。

——摘编自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1)根据材料一,概括10—13世纪柑橘成为中国产销第一的南方水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甘蔗种植园经济对拉丁美洲的影响。
2023-07-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据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强调平等参与、充分协商,以平等自愿为基础,通过充分对话沟通找到认识的相通点、参与合作的交汇点、共同发展的着力点。各方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也是责任和风险的共同担当者。兼顾合作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使合作成果福及双方、惠泽各方。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多赢、共赢。

——摘编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 图1,判断该历史时期中国所处的王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王朝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一带一路”秉持的原则。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世界商贸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正确价值观。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四大文明古国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材料二 文明先在美索不达米亚生根,以后又在欧亚大陆和美洲的其他几个地区生根,那之后,便向四面八方传播。正象(像)农业革命以部落取代狩猎社会那样,现在部落社会又为文明所取代。在部落文化到达欧亚的边嶂地区时,欧亚中心地区的部落文化正在被文明所取代。随着文明从大河流域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并跨越邻近的野蛮地区,这一取代过程不可抗拒地继续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文明对外传播的路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文明传播的基本方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欧洲人“向外拓展”的理由。
2023-05-03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

材料二   下图为二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2000年,单位:10亿美元)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并说明推动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驳倒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刻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摘编自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开辟的史实(主要人物及航路),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10 .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文明以海洋争夺为中心的“海洋时代”,深刻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存在。1418年的第一次试航就因为船员对赤道太恐惧而被迫返航。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和恐惧慢慢消失,直到1500年人类历史上迎来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谱、阿姆斯特月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两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航海家们打破恐惧、挑战海洋的“无形之手”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