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上)与宋代丝绸之路(下)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不同。

(3)对材料三中欧洲殖民主义的做法加以评价。

2017-07-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7年春季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2 .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三角贸易图、瓦特和改良蒸汽机、19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1)材料一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中线路1、线路2的开辟者分别是谁?他们的活动给欧洲和亚非美洲分别带来什么重大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2)18-19世纪的欧洲流行这样的说法:“Steam叔叔是英国人” (Steam此处既是人名又是蒸汽机的意思)。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这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又有何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新的重大发明应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18-01-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平安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观察早期(17世纪上半叶止)三角贸易示意图,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A.黑奴和象牙等贵重物品
B.镜子等手工业品
C.烟草、玉米等种植园产品
D.棉布等机器产品
4 . 货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宋之所以得行者(纸
币流通),每造一界(一个
批次),备本钱三十六万缗,
而又佐之以盐酒等项。盖民
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
得钱,则以钞入库;欲得盐
酒,则以钞入诸务,故钞之
在手,与见(现)钱无异。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纸币能够流通的条件。

材料二   


15-1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示意图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
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
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
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
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
际资本流动出现了巨大变化,
1986-1990年国际投资流出量
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
国际资本市场迅速膨胀,整
个80年代,金融市场资本量
每年递增16.5%,远超过世界
商品贸易每年5%的增长,进
入90年代后,该市场进一步
扩大。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6 .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进行航海探险所到达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7 . 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A.金银、玉米、烟草等B.枪支、玻璃等
C.茶叶、丝绸、瓷器等D.黄金、象牙等
8 . 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900-1930 年的移民
自1902年清朝正式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关于开垦蒙地的奏请起,蒙地放垦工作 “由暗转明”,禁垦蒙地的政策被放弃,“走西口”也成为北方各省百姓光明正大的选择。而在光绪三十年(1904 年)之后,东三省移民活动也进入了全面开放时期,“闯关东”的人们从此摆脱了政治的束缚。……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末鼓励移民实边的政策,推出一系列招垦及鼓励移民的法规条例,东三省地区依然是当时移民政务的重点,所制定的相关章程条例有:《国有荒地承垦条例》《边荒承垦条例》《黑龙江清丈兼招垦章程》《吉林 全省放荒规则》《绥远清理地亩章程》《辽宁移民垦荒大纲》《奉天试办山荒章程》等。以张作霖、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政府进而提出了《移民与开发计划》,并为此设置了移民局及东北招垦委员,这些积极的招垦措施对于移民运动无疑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1931-1945年的移民
1937 年全面战争爆发后,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 因而很短的时间内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 区。就东北地区而言,日本官方在强制阻止中国汉族移民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按步 骤地实施了蓄谋已久的移民侵略计划,即所谓“国策移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 20 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100 万户、500 万人的总体计划,之后大批日本开拓 民迁入东北地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以上材料均选自安介生、葛剑雄《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有删减)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史上移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两个阶段移民的不同影响。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9 . 下面是新航路开辟的局部示意图,关于②航线开辟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打通欧洲到达东方的航路
B.为葡萄牙带去了丰厚的利润
C.找到了通往西印度群岛的捷径
D.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
10 . 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明清时期某种农作物传入中国并不断传播的路线示意图。下列对该作物的传入与传播,解释合理的是(     
A.带动了中外贸易的迅速发展B.导致了人口向江浙地区集中
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D.引发了国家赋役制度的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