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4 道试题
1 .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航海条例》的颁布
D.圈地运动
2019-08-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与下列世界地图内容变化直接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T-O世界地图(1472)                  瓦尔德泽米勒世界地图(1507)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
2019-03-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2019-01-30更新 | 4337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天津卷)
4 .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2019-01-30更新 | 5965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海南卷)
5 .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拓展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2019-01-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中国和欧洲的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份额

年份中国欧洲
182032.4%26.6%
189013.2%40.3%

(1)根据图一,指出中国、欧洲人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方面的变化,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2)比较图二、三,提取两项有关新旧航路历史变迁的信息。新、旧航路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3)根据表格,分析中国、欧洲的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的原因。

2018-04-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写出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依据材料一概述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年增长率
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
……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说明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750~1900年中、欧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比重表。
1750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23.2%28.1%34.2%53.2%61.3%62.0%
中国32.8%33.3%29.8%19.7%12.5%6.2%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8-04-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货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宋之所以得行者(纸
币流通),每造一界(一个
批次),备本钱三十六万缗,
而又佐之以盐酒等项。盖民
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
得钱,则以钞入库;欲得盐
酒,则以钞入诸务,故钞之
在手,与见(现)钱无异。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纸币能够流通的条件。

材料二   


15-1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示意图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
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
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
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
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
际资本流动出现了巨大变化,
1986-1990年国际投资流出量
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
国际资本市场迅速膨胀,整
个80年代,金融市场资本量
每年递增16.5%,远超过世界
商品贸易每年5%的增长,进
入90年代后,该市场进一步
扩大。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9 . 古代中国重视对外联系。只是到明清时期走向闭关,导致近代被动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对外开放,促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极大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特别是在罗马帝国,将中国的丝织品当作珍贵物品,称中国为“丝国”;当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中国丝袍成为罗马上层的社会风尚.唐宋以后逐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经由丝绸之路,中外政府使者、商人络绎不绝。元朝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大都,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多是胡椒、香料、珠宝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到中国。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据统计,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多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三中国的经济优势历史悠久,但它对三个方面的侵蚀无能为力。首先,外国供销商能利用鸦片市场。其次,他们能找到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品——制造自己的瓷器和丝绸,种植自己的大黄,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茶叶。最后,他们用工业机械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19世纪发生的。从长期来看,这些变化中的最后一项意义最为重大。因为中国无法实现生产的机械化。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述19世纪中国失去“经济优势”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西方的冲击”对中国经济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三个重要的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综合上述材料,经济全球化潮流中要保持中国“经济优势”,你有何认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占领或扩大世界市场。航海条例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1651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1860年英法还签署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

——人民版《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这就形成了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人民版《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经济思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贸易战带来的影响。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哪些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

2018-01-05更新 | 103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