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传播示意图

材料二   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

——《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地图,简述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传播的情况(包括物种传播的出发地、方向或途经地、终点),概括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发生了哪些改变。
2024-04-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辣椒“旅行”。

辣椒原产于美洲,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

材料一   某同学绘制了16世纪的世界贸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如图中,“6”箭头表示的贸易路线上出现的物品可能是____。(三选题)(     
A.水稻B.瓷器C.白银D.玉米E.番茄F.胡椒
(2)如图中,“1”“2”“3”表示的贸易路线中曾一度形成罪恶的“____”。(填空题)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辣椒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等。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3)根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以来物种交换的特点。

材料三   如表为《部分省方志中关于辣椒最早记载情况表》

省份最早年份所查方志
浙江1671《山阴县志》
辽宁1682《盖平县志》
湖南1684《邵阳府志》
河北1697《深州志》
(4)此表可用于____。(单选题)(     
A.分析亚洲与美洲间的物种大交换B.准确把握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点
C.合理推断辣椒在中国传播的路径D.研究物种传入对饮食结构的影响

材料四   以下是另外几则关于辣椒在中国的记述

内容出处
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似秃笔头。
味辣色红,甚可观。
《燕闲清贯笺》(明·高濂,1591年)
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1765年)
海椒,俗名辣角,土苗用以代盐。《嘉庆重修一统志·贵州志》(清,1812年)

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食辣习俗广泛存在于西南以及两湖等地的农村与口岸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川菜、湘菜为代表的辣菜逐渐在一些原本少有食辣习俗的沿海城市扎根……食辣逐步成为一种主流的饮食习惯。

——摘编自曹雨《中国食辣史》

(5)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辣椒在中国的“旅行”?
2024-04-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水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香料贸易留给后世的遗产毁誉参半。寻觅香料的伟大航行揭开了这个星球的真实地理面貌,并启动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但也是因为香料,欧洲诸势力开始在世界各地攫取据点,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香料不仅将欧洲人送上发现与探索的航程,也提供了最终长成欧洲殖民帝国的种子。新食物和新贸易模式重新界定了美洲、非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接着他们促使英国崛起,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摘编自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二   


   
15-18世纪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主要路线示意图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动机看,人口移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伟大航行”对欧洲的影响。
(2)选择材料二中的一种人口移动方式,结合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知识,分析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情况及影响。
2023-09-3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示意图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世界贸易路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19世纪晚期的世界贸易与新航路开辟时期相比有哪些异同,结合所学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2024-04-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材料三   世界三大植物饮料发展情况简表

可可咖啡

茶在唐宋时期逐渐向中国边疆及周边传播。17世纪后,茶成为欧洲社会重要的饮品。18世纪后,英国人在南亚、东南亚建立茶叶种植园。

——据梅维恒、郝也麟《茶的世界史》

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墨西哥考古遗址中就有可可饮品残存。到了玛雅时期,可可饮品十分受欢迎。在阿兹特克文化中,可可饮品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尤其是在庆典和祭祀场合。现在可可品不但在美洲,在世界各地也随处可见。

——据钟华《科潘美食:中美洲饮食传统溯源》编写

1502年,在也门出现了一种用原产自埃塞俄比亚的植物的果实制作的新饮料——咖啡。咖啡随后迅速在伊斯兰世界广泛流行起来。到16世纪末,欧洲商人和旅行者开始试探着到奥斯曼帝国境内探险,关于这种“阿拉伯酒”的报告也传到了欧洲。不久,欧洲人也开始饮用咖啡。

——据安东尼·威尔蒂《咖啡:黑色的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示意图,概括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趋势,并任选一例说明其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世界三大植物饮料传播的路线,并分别说明其原因。
2024-04-04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读世界古代文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结合上图和所学内容回答,古代各文明的总体特点有哪些?
(2)根据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世界主要文明可分为大河(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农耕文明扩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15世纪末,世界(文明)由孤立走向整体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
2024-04-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培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自主学习成果汇报历史试题
7 . 如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极大地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B.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C.为西欧资本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D.促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2024-03-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两千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它可以用来说明(     
A.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全球人口骤减B.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率最快
C.哥伦布大交换促进人口增长新高D.重视农耕保障了人口稳定增长
2023-08-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代《金薯传习录》记载,番薯具有种植不拘时,不穗而实,雨不能损,深培而结,早不能侵,风狂而藤惟贴地,蝗过而叶可复萌,发生即熟,摘取随人等特性。万历二十一年(1593),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从菲律宾的吕宋岛带回暮蔓,在家乡试种。次年,为了广生民之计,福建巡按金学曾加以推广,使番薯成为齐民口食之资。番薯引进一)二十年后就已在闽、粤部分地区普遍栽培.徐光启最早把番薯从岭南引种到长江流域,并著有《甘薯疏》。在18世纪前期,黄河流域大量推广从福建和长江流域引种的甘薯。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结合材料描述和相关地理知识,在下图内用箭头符号简要勾勒一幅有关明清时期甘薯在中国种植传播的路线示意图。(要求:示意图要标明时间、河流、区域、箭头符号等元素)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影响甘薯在中国种植传播的因素。
2023-05-07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届高三三模(5月质检)历史试题
10 . 观察下面“三角贸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美洲带去廉价的劳动力
③美国是最大奴隶贸易贩子               ④给非洲带来巨大人口损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