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商业是交通的先导,交通是商业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地理大发现的开启与欧洲人对胡椒的饥渴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得到让他们神魂颠倒的东方香料,他们势必要找到一条通往“香料群岛”的新贸易路线。率先迈出第一步的是葡萄牙。由于本国商品在亚洲没有销路,葡萄牙人不得不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转口贸易。他们用美洲的白银换取棉布,再用印度的棉布交换非洲的金砂和奴隶,再用它们换胡椒。香料贸易使世界各地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整理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等

材料二   长江的“营业额几乎是难以估计的,即以原棉一项而论,其数量便十分可观。湖南、湖北等的茶叶在供应市场时肯定还得顺长江而下,总量便估计有7万吨。”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一批因工商业兴起的城市迅速壮大。上海在开埠初期仅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依靠长江流域广阔的腹地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上海开埠以后很快就取代广州而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

材料三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引自2013年习近平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葡萄牙开辟的通往“香料群岛”的新贸易路线,并简述新航路开辟后香料贸易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2)结合所学,写出晚清时期列强在华攫取的交通领域的一项特权。根据材料二,简述上海“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指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我国政府正以“一带一路”为重要实践平台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从思想渊源和世界大势的角度,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依据。
2023-04-09更新 | 529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汕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8世纪后,阿拉伯人长期占据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中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并于15世纪末建立起独立的中央集权国家。这可用来说明(       
A.阿拉伯人在东西交流中的作用B.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历史条件
C.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D.葡萄牙成为商业强国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6世纪早期,意大利的热那亚人开始从葡萄牙人那儿购买胡椒,甚至威尼斯人在1515年为了完成老客户的订单也被迫在葡萄牙的里斯本购买胡椒。这一事实表明,当时(     
A.葡萄牙已垄断了东西方贸易B.欧洲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C.地中海沿岸对香料需求增长D.成功开辟跨大西洋航路
2023-03-04更新 | 2346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447年,热那亚商人马尔方特深入到今阿尔及利亚的图瓦特绿洲;1470年,佛罗伦萨商人贝内代托·代声称自己去过廷巴克图,但他们单枪匹马式活动的作用相对有限。后来达·伽马的船队的航行经费由国王全包,西班牙国王甚至卖掉自己王冠上的珠宝给哥伦布筹集经费助其出航。这可用于佐证(     
A.社会合力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B.欧非之间的贸易往来由来已久
C.意大利是新航路的最早开辟国D.专制统治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阿拉伯著名的历史学家伊本·赫勒顿在他的《历史绪论》中说:“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中吸取益处。”⋯⋯阿拉伯帝国时期,各种不同民族的文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阿拉伯地区是地中海各国与远东交通的枢纽,它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西贸易的变化。

——摘编自张志忠《“百年翻译运动”及其贡献》等

材料二     新大陆的廉价白银主要通过两条海上航线被输送到欧洲,一条是通过古巴的哈瓦那港,横穿大西洋运往欧洲的海上航线,安特卫普等新兴港口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另外一条是通过墨西哥在太平洋一侧的港口阿卡普尔科运往亚洲的海上航线,大量廉价的白银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物产。新大陆的白银将三个世界连接到了一起。……欧洲的贸易量大幅增加,贸易网络在大西洋上不断扩展,经济中心从中欧和南欧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编自[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具体史实,概括阿拉伯文化将不同文明“深入交流与融合”的表现。并用一句话概括阿拉伯商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用一个关键词归纳16世纪传统航线与新兴航线在世界海路贸易竞争中的态势。依据明清时期中国商业状况,分析“白银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物产”这一历史现象给中国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发展的辩证过程中,17世纪是一个更大的不解之途的一部分,因为封建主义到1500年似乎已经结束,但习惯上与产业革命相进的资本主义在近3个世纪里却没有出现。由于马克思体系中的外生变量是技术变化,它会导致新阶级的出现,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有着长达3个世纪的空白。马克思主又看对此的解释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花了3个世纪的时间才获得政治权力,并创造了引导产业革命的基本产权。英国和法国的革命是打开现代资本主义大门的关键性突破。

——摘编白【英】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围绕材料,提出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看法”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或提出自己对材料的看法,“阐述”有理有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7 . 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     
A.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奠定基础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2022-12-10更新 | 2115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世界”与“三个世界”的概念图

“第一世界”=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

“第二世界”=哥伦布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大陆与大西洋

“第三世界”=麦哲伦航海以后至18世纪之间发现的大洋洲与太平洋

如果按照传统的习惯将世界史看作以“第一世界”为中心不断向周围扩大的过程,也就是看作欧洲不断扩张的过程,世界史会显得缺少生气,本应“疯狂而生动”的世界史,变成了苦闷而沉静的历史。而将由道路网和海上道路网连接起“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的过程看作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三个世界都经历漫长的时间形成独特的世界,并且相互影响,这才是生动地理解历史的试金石。最重要的,是站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上看历史。海图所展示出来的“海上航线”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变形态,而由它们相连的“世界”直到现在也在不断改变着容貌。

——(日)宫崎正胜《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世界史形成的认识,对此提出你的见解(赞成、质疑、另有观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11-10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5世纪初期,葡萄牙的亨利王子采用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造船,还聚集航海人才,研究并制订航海计划与方案,广泛收集地理、气象、信风、海流、造船、航海等各种文献,再加以分析整理,绘制出崭新的世界地图。这说明葡萄牙(     
A.迫切需要向海外传播基督教B.海洋探险技术领先他国
C.统治者重视发展国家工商业D.积极进行远洋探险准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某学者认为,资本主义是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但达到一定水平比较容易,难的是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发展体制。西欧中世纪后期某种原始形式的发展机制开始出现,地理大发现就是这一体制初步形成的基本表现。该学者意在说明地理大发现(     
A.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开放性B.以谋求生产力的均衡发展为目标
C.具有比较深厚的群众基础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