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重大的扩张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历史力量的产物:经济生产力和资源的增长,充满活力的资本主义的出现和新君主国的兴起。正是这些欧洲君主国向合股公司发放了特许状,为像哥伦布和达·伽马这样的人们提供了取得的这些成就所必需的支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36年,伦敦工匠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叫“伦敦工人协会”,其领导人是著名的工人领袖威廉·洛维特。不久以后,起草了一份法律文件,称为《人民宪章》,并举行了大规模的群众集会,由此,一场震惊世界的运动就拉开了序幕。在此后大约20年时间内,反复涤荡着英伦大地。这场运动是英国工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这一时期的工会运动深受欧文主义影响。欧文生于马鞍匠之家,1800年出任著名的新拉纳克棉纺厂经理,开始试行他的社会理想。1824年,他变卖了家产去美国的印第安纳州创建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但这个试验失败了。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196771日,欧洲六国共同签署的《布鲁塞尔条约》正式生效,它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的正式命名。欧洲的联合是战后国际形势和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欧洲虽然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欧主要国家在历史上曾存在很多矛盾,发生过一系列冲突和战争……在戴高乐和阿登纳的共同努力下,法德两国终于在1963年签署了著名的《法德友好合作条约》……西欧历史文化都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有相近的文化历史渊源、心理认同感。

——摘编自刘茂森《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哥伦布和达·伽马们“取得的这些成就”,并概括“这些成就”对西欧社会结构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英国工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的名称。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概述这场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用一句话概括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试验”无法实现的原因。
(3)指出1993年欧洲共同体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阐释欧洲联合的缘由。(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大航海的指标对比

郑和航行达·伽马航行哥伦布航行
次数与时距7次历时282次历时64次历时13
船只数目一般每次260余只,大中巨型宝船60最少3只,最多17第一次4只,第二次20
船只吨位和人数估计1500吨、约27000100200吨、约90150050120吨、约150
打通交通线中国至东非海岸绕航非洲至印度欧洲至加勒比海岸
船队性质皇朝特遣舰队王室特许私人航海探险队
资金来源国库调拨股份和私人集资、王室赞助

——摘编自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

材料二   玉米比小米、高粱和块茎植物要容易保存得多。因此,酋长和国王们可以通过集中储存、集中分配食物来实现权力的最大化。在非洲西部的林带,玉米推进了比以往规模更大的国家的产生。阿萨迪王国自17世纪70年代后开始进行扩张,而其先头部队就以玉米为食,因为士兵们在远方的战役中可以随身携带这些食物。对于商人驼队来说,玉米也是很好的便携食品。因此,玉米还促成了包括奴隶贸易在内的大西洋非洲的商业化。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航海活动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在非洲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2024-04-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斯兰土耳其国家对基督教世界的步步紧逼使西欧的处境和空间不容乐观,在内外困境之下,西欧国家迈出了新的一步。

第六编新兴的西方世界,1500-1763

32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

33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

3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3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目录节选

材料二   美国为了不让别国商品染指美国市场,于19306月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共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其中50种从免税改为征税,平均进口税率提高到40%的新高度。……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德国由27%增至82.5%,法国由19.1%增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日本轻纺工业依靠工人工资低、劳动时间长等低成本优势,加上政府补贴和货运费用不合理的降低等,向外倾销产品。英国在其主要的棉纺织品海外市场迅速溃败。面对日本的疯狂倾销,各国群起而攻之。……1932年世界贸易总额降至1929年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迈出了新的一步”的有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欧解决其“处境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作者以1763年划界的理由。
(2)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负面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危机最终得以化解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对国际关系危机的认识。
2024-01-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92年,就在西班牙的统一刚刚完成的时候,历史给西班牙送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当时已经普遍传播的地圆学说中,哥伦布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向西走也能到达东方。哥伦布相信,他的航海计划能很快将欧洲人带到东方……8月3日,带着女王授予的海军大元帅的任命状,哥伦布登上甲板,对女王资助给他的三艘帆船下达了出航的命令。

向西,再向西,帆船驶入了大西洋的腹地。……为了减少船员们因离开陆地太远而产生的恐惧,哥伦布偷偷调整计程工具,每天都少报一些航行里数。但即便如此,两个月后,一无所获的船队依然走到了崩溃的边缘。10月10日,不安和激愤的船员们声称继续西行就将叛乱。激烈争论后,哥伦布提议:再走三天,三天后如果还看不见陆地,船队就返航。……仅仅在这次骚乱三天之后,曾经反对他的水手就在桅杆上高喊:“陆地!”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

英雄就在这一刻诞生了!哥伦布和他的船员看到的陆地,就是今天位于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从那一天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节选自央视《大国崛起》解说词


(1)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这一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
5 . 人类同“疫情”的抗争从未停止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死病(亦称鼠疫)在欧洲大流行期是1347年至1351年,但仅仅这五个年头就导致约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或至1/2,很多镇甚至是全员灭绝。触目惊心的死亡景象让幸存者开始庆幸劫后余生,重新思考生存的意义,特别是城市里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对灵魂得救的全神贯注,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

——摘编自彼得·勃鲁董尔《死神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黑死病”带来的社会危害,并指出此“疫情”催生了欧洲哪一思想运动。

材料二: 欧洲殖民者对天花的免疫力较强,死于天花的人很少。而当他们踏上美洲后,天花迅即在当地的印第安人中传播……1521年,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在当地印第安人顽强抵抗之后,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在被包围的阿兹特克首都中,天花使得人口从原来的30万锐减到15万,活着的人也大多染病,最终被殖民军攻陷。上百座桥梁连接起来的宏伟都城特诺奇蒂特兰,被夷为平地。在血与火的浩劫之上建立了墨西哥城……如果不是天花,再多的马匹和枪炮也不可能让只有900人的西班牙殖民军征服墨西哥。

——摘编自李建中《世纪大疫情》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天花”传至美洲的世界历史上两件大事。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天花”在美洲流行造成的影响。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摘自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内容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思想理念?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青少年应该付诸怎样的行动?
2023-09-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名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7年5月14日电

2017年5月14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或派领导人或派特使或派代表团参加,有些国家甚至不顾美国的阻挠执意派代表参加。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主题,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

材料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何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

——摘自习近平主席《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演讲(2017年5月14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呈现什么样的政治格局?材料反应当今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通道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15、16世纪西欧国家做出了什么举措与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通道发生交汇?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西欧代表人物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通道对世界不同文明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并且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两位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
(2)材料二提到的“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的西欧国家中,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哪一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2020-06-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以后,随着工匠和商人在古代市镇的重新定居,中世纪的商业城市重新发展起来。城市的发展使劳动日益专门化,后者反过来又导致手工业和贸易的急剧扩张,吸引更多人口聚集到城市。在意大利诸城市中,威尼斯较为独特,它没有广大的农业土地环绕,其居民依靠商业为生。到13世纪,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开罗等地建立了大型的居住区,他们用盐、葡萄酒、毛织物和皮革制品来交换香料、丝绸及其他商品,并将它们销往欧洲其他地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市民的实力已经发展到足以抵制封建领主的要求并自己支配城市事务的地步。经过长期斗争,威尼斯人最终获得了包括选举总督、司法独立、组织行会等一系列广泛的自治权利。
——摘编自(美)布莱恩·蒂尔尼等《西欧中世纪史》
材料二
临安是南宋大城市的一个缩影。南宋末年,临安人口大约有124万,其居民需用的米、菜蔬、食盐、布匹等杂货,多从外地运来。临安手工业发达,城内外住着大批“工役之人”;他们生产的手工业产品,不仅在市上出售,也运销到外地。城内自大街到坊巷,大小店铺“连门俱是”,买卖昼夜不绝。商人按照行业组成商行,临安市有四百四十行,如布行、冠子行、销金行、鱼行、蟹行等。商行不仅是商业组织,也是官府进行管理的途径。
——摘编自范文澜、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当意大利在政治和经济上还是四分五裂的时候,其他欧洲国家已经逐步成为君主统治的统一国家。意大利的富庶与虚弱吸引着充满雄心壮志的各国君主,自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入侵起的一系列战争使得它面目全非。虽然各城市最终得以复兴,但是它过去曾引以为傲的工商业已经无可避免地衰落下去。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尼斯与临安城市生活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威尼斯与临安最终未能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实验班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1118年的第一次试航就因为船员对赤道太恐惧而被迫返航。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恐惧慢慢消失,直到1500年人类历史上迎来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二   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一条穿越印度洋的通道。同时,横跨大西洋的航线也得到开发,大西洋发展成一个与印度洋相竞争的地区。大西洋上的航海活动使得那个古老的中世纪彼此分裂的世界相互接触与碰撞,从而彻底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拓《世界:一部历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航海家们打破恐惧、挑战海洋的“无形之手”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航路的开辟”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4-05-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马可·波罗游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材料三

材料四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愈来念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

(3)“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应如何解释?依据材料四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