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以“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时,做了如下设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二   15751815年,每年驶往马尼拉的中国帆船通常在20~60艘。据估计,15651820年间,墨西哥向马尼拉输送的白银约4亿比索,绝大部分流入了中国。随着贸易的发展,阿卡普尔科由一个偏僻小镇一跃而成为墨西哥著名港口。福建漳州的月港是丝银贸易的重要口岸,很快由一个小渔港发展成沿海商业城市。


——整理自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


(1)将材料一中的知识体系补充完整。
(2)对材料二中的“马尼拉帆船贸易”进行评述。
2 . 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新航路开辟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1516世纪起,重商主义成为西欧的一种潮流。法王路易十一(14611483年在位),是最早的重商主义者之一。他坚持发展国家实力,以实现法国的经济独立,其信念是“由法国人经营的工业、商业和法国的航海业”,并企图与威尼斯在利凡特展开竞争。英国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以外交手段积极促进英国商业发展,在国内打击汉萨、意大利商人,在国外争取本国的商业利益。西欧国王对商业资本更为重要的支持是在海外。在巨大海外利益的驱动下,各国诉诸武力,在美洲、亚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上展开了激烈的商业争夺。

——摘编自罗翠芳《商人资本国际流动与近代西欧社会经济转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近代早期重商主义潮流的历史影响。
2023-07-29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希腊化文化”进行合理解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后世界文化交流呈现的特点,并指出“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基督教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播洒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英]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商人在商业经营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转贩南北,行货四方,足迹遍布全国,远达海外,在广范围、长距离贸易中赚取利润……这其间,明代商人演化出共本合伙、差委雇佣等愈益完备的商业活动方式,不仅扩大了自身营业规模,也扶助并带动了宗亲乡邻共同致富……通过资本的合理运作,商人还得以用预付本金形式一定程度介入并控制商品生产过程。然而,以上诸种表现大致只可视为当时商人为增殖财富而在经营层面逐渐形成的获利手段,内中虽然透露出商业资本持续扩展的潜能和张力,但总体而言其于传统中国向西方式“资本主义”或“现代”转型含义上同社会形态演变的内在关联及进步、落后与否的定性尚不明确。也就是说,所谓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变化,明代经济领域的变迁尽管提高了全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却与国家既有体制整体保持了契合性,两者并未构成本质冲突。

——摘自常文相《明代商人财富增值的过程及方式》

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复兴,商人阶层树立了与当时社会相对的价值观。庄园制社会崇尚的是自给自足,商人却以钱财为本;庄园制社会崇尚的是等级观念,商人在追求钱财和从事经营的道路上,最看重的却是自由;庄园制所崇尚的是各自封闭,而商人阶层经营却以交往和联系为特征。随着商业活动的开展,商人所崇尚的冒险和开拓的精神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

——摘自赵立行《商人阶层的出现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商人和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群体在推动两国社会发展方面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变革与转型方面,与英国近代商人群体相比,明清时期中国商人群体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习探究小组围绕“新航路开辟”主题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一段珍贵的日记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土地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外,这里还生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摘编自[意] 哥伦布著,孙家堑译《航海日记》

材料二   两张“动态”地图


图1                                                            图2

材料三   1500 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约1500年,当西方开始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的统一。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在一起的世界。

——摘编自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从三则史料的价值来看,你认为哪一则史料价值更高,说明理由。
(2)材料一和材料三对研究新航路开辟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3)研究新航路开辟除了上述材料,你认为还可以增加什么角度的材料?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如何评价新航路开辟。
2024·河北·模拟预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欧洲以“发现论”塑造了作为国际法形成基础的地球空间秩序。其中,西葡两国运用被重新发现的罗马法,以法律手段主张对尚未发现的近海岛屿享有管辖权、财产权。17—18世纪,英国用“有效占有论”回应西葡两国,认为只有建立“有效统治”才能成为真正的财产权人,方能符合万国法。

——摘编自万立《近代早期的国际法理论与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财产化”》

材料二   欧洲人如何观察异域的人与物,古典时代形成的中心与边缘观念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几乎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种以“我”为中心的观察视角是古典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早期欧洲人认知美洲的基本出发点。

——摘编自王晓德《古典传统与欧洲人对美洲的早期认知》

材料三   15世纪以后,欧洲人根据文明程度的差异,把已知世界的不同区域划分为若干等级,将欧洲置于该等级体系的顶端,体现了欧洲中心主义下的权力秩序,欧洲自视为世界的中心,认为这种中心既是地理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

——摘编自艾仁贵《从“陆地三分说”看欧洲中心主义下的洲际想象》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发现论”和“有效占有论”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现论”“有效占有论”形成的共同原因。
2024-04-17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也受到新的全球经济的影响,但是,所受到的影响全是积极的。欧洲人是世界贸易最早的中间人。他们开辟了新的外洋航线,提供了必需的资本、船舶和专门技术。自然,他们从奴隶贸易、甘蔗和烟草种植园以及东方贸易中得益最多。……18世纪末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从海外事业中积聚起来的资本和海外市场对欧洲制造品的日渐增长的需要。……因此,正是在这一期间中,欧洲突飞猛进,迅速上升到世界经济首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马克思指出:“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转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狂飙时期。”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都开始获得蒸汽动力。

蒸汽船的发明,证明了人类更加有效地征服了海洋,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江河、内海迈向了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跨境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贸易模式。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了交易效率,使得交易变得更加快捷便利。……跨境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由于其不受交易范围的限制,从而扩大了交易的范围,通过跨境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并引入监管机制,为交易双方规避了一定的交易风险。……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检索关键词以及查看商品点击率等功能,外贸企业可以全方位的分析商品的销售情况,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交易成本的降低也能吸引更多国外的消费者,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交易机会。

——张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的全球经济”对欧洲的影响。结合16—17世纪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史实,说明“欧洲人是世界贸易最早的中间人”。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蒸汽和新的工具机”对工业生产领域带来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述“蒸汽船的发明”在为人类开辟“真正的全球时代”中发挥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从电子商务领域谈谈你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识。
2023-06-2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图一、图二、图三是三个历史时期(14世纪前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图,观察三幅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信息,判断与此对应的时期,并说明理由。(要求:判断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