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世界文明进程]

材料一   亚欧大陆以培育小麦为主的农耕中心,最先出现在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以后向东西扩展,远及欧洲、北非、中亚以及南亚的印度河流域..随着阶级社会生产的发展...形成统一王国以及疆域更加辽阔的帝国……也就是古代农耕地区闭塞状态突破面的逐步扩大。...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发生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始于资本主义在亚欧大陆西北角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始于15、16 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航路的开辟。

——吴于廑 《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前言

材料二   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大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世界文明扩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航海时代”的时代特征(不能抄写原文)。
2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对亚洲的渗透可上溯到13世纪中期,教皇英诺森四世和法国的路易九世派遣一些……教士到中亚大可汗宫廷中布道。1294年,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之后回到欧洲……马可·波罗游历的故事,激起了欧洲的好奇心和商业欲望。蒙古人将亚洲和东欧联为一体曾便利了此种商业交往。但是,如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帖木儿掠夺性的征服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越来越阻隔了此种交往。土耳其人并非有意损害贸易,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促进贸易。

——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

国家行业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岳麓书社《历史必修11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期英国就业人口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驳倒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刻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摘编自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开辟的史实(主要人物及航路),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4 .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各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根据人教版教材必修二整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据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航路开辟时的航海家。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性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中国丝织品物以稀为贵,以致不得不颁布一部限制奢侈法来禁止男子们穿丝绸衣服。在中世纪,元代中国的丝织品和绘画与意大利和文艺复兴的形成并非毫无关系。随着东印度公司的创立,东方的各种产品纷纷朝欧洲涌来,随之带来亚洲的各种艺术产品,尤其是中国某些艺术品。

——摘编自(法)艾田蒲《中国之欧洲》

材料二   地中海地区曾经使用的是一种横帆帆船,这种帆船在气候恶劣时较易于驾驶。阿拉伯人使用的是高大的三角形纵帆帆船,它操纵灵活,能逆风行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纵帆帆船传入地中海地区,进而传到大西洋。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设计师结合两种帆船的优点。制造出三桅船,可在任何天气里航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19世纪成为一个突出的时期,这个时期欧洲统治者和知识精英坚信他们处在进步的最前沿,体现了世界顶级文明——如此露骨的自信在19世纪前不曾有过,一战以来也未再出现。

——据(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中国传入欧洲的文明成果有哪些,并结会所学知识概括其传播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欧洲是站在东方的肩膀上崛起的”……说法的合理性。(至少举二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以来欧洲人自信心下降的原因。
6 . 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往往不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9卷,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这大体上就是希腊人当时所知道的世界。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却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天下”,这个“天下”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

——摘编于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异教土壤都是应受天谴的,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世界之外。中古时期伊斯兰历史学家心目中的世界,实际是伊斯兰教传播所及的世界,其周围地区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化外而已。到了18世纪,伏尔泰著《风教通议》时,废洪水创世之说,从他当时认为最远古的中国讲起,并把欧、亚、非、英几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

——摘编自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希罗多德与司马迁对世界历史认知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对世界历史认识的突破并分析其原因。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上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20世纪初,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也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起,共同组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两位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
(2)材料二提到的“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的西欧国家中,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哪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因素。
2021-06-1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高二版)
8 . 【古代文明与人类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主要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3-08-09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2)材料三反映了欧洲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归纳其具体表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